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莫说文星与酒星,已同伧父泣新亭。


梦中此日头能白,海内何人眼更青?


鹃化羽毛犹姓杜,鹤归华表尚名丁。


纵然记得前朝事,弹向银筝只自听。

野茶无限春风叶,溪水千重返照波。


只去长桥三十里,谁人一解枉帆过。

诸生鲁国受经初,标格王郎玉不如。


倚马旧传文考赋,笼鹅雅学右军书。


家声此日标琼树,世业当年论石渠。

诸生祖帐拥离颜,云际飞凫不可攀。


万里天悬琼岛月,三秋人住榖城山。


梅花北岭通闽路,海水南头望汉关。

爵名五大夫,其数不必五。
何知非二松,屑屑为之补。


二松五松俱莫论,秦人已没沙丘魂。

共作名山隐,三秋采蕨薇。


宁辞今日别,袛恐故人稀。


斗酒不得醉,白云相与归。

淘江此夜暂同舟,千里清漳君去游。


春雨满庭肥苜蓿,青山一路响钩辀。


云开蜃结空中市,昼静鳣飞海上楼。

南山相对处,篱下有馀芳。


开向三秋晚,餐来五内香。


叶同颜不老,花与发俱黄。

茫茫江水阔,相送片帆孤。


炎海川途远,蛮天气候殊。


瘴烟发青草,云树黯苍梧。

万里楚天色,君行意若何。


收将和氏璞,听遍郢人歌。


帆影洞庭尽,马蹄衡岳多。

送汝正秋初,河桥柳渐疏。


忽飞闽海鹢,去食武昌鱼。


湖水连官驿,湘云拥使车。

青毡坐未暖,白马永嘉还。


梦绕龙湫水,门当天姥山。


悲风起渡口,落月伤离颜。

长河发秋水,白日吹凉飔。


冠盖集都门,把酒与客辞。


缅怀紫阳翁,耿耿百代师。

白发林间老箨冠,劳君千里寄琅玕。


南宫掞藻催行卷,西学持经待讲坛。


刺史已延乡校久,邑人岂荐子虚难。

岳立儒林二子名,别来何以报同声。


江花每忆华阳馆,蓟雁频飞白下城。


赤管著书真汝事,青山高枕得吾生。

昔从法署颇经年,尚记持觞芍药前。


南郡儒生劳绛帐,西京宾客待青毡。


登楼赋倚荆江月,握管书题郢树烟。

献岁诸郎会,弥天此地逢。


日中蒲馔进,春到苜盘供。


客坐频传斝,僧来独扣钟。

故人谢簪黻,中岁卧山林。


归去从巢父,忘机到汉阴。


赋成班氏学,隐惬尚平心。

高阁月初朗,他乡酒易酣。


今宵同作客,不记是江南。

漓上萱花锦石荧,承欢君侍玉麟亭。


觞行太姥曾孙酒,箧贮夫人大洞经。


晓日正看鹓五彩,秋风还下鸟双青。

西园飞盖几人同,寒色苍茫几席中。


城雪尚连芳乐苑,阁云曾傍建康宫。


可能宾客逢荀令,未许风流减谢公。

长安星散旧交稀,马首今看道路辉。


聘赵才应收白璧,过江游更聚乌衣。


疏狂我抱秦人策,献纳君趋汉主闱。

阁拥慈云傍阙开,双林如此足徘徊。


似缘把臂人曾入,岂为攒眉客不来。


发愿同游依净土,登高作赋借雄才。

逢君休沐下东华,邀赏高斋到日斜。


已道书钞麟趾殿,真看画在虎头家。


香炉云起匡山石,金灶烟分顾渚茶。

兴来吾不浅,问菊进杯盘。


分得朱门色,移从粉署看。


金枝灯并照,玉艳雪争寒。

西湖寄榻绝逢迎,唯只云山似有情。


底事却忘迁谪恨,江南无此赤鲟羹。

辞家倏忽已残年,身世今为海上仙。


饱食紫莼香味美,不知归路隔三千。

有志吞戎虏,成书达帝庭。


长江倾学术,短炬速年龄。


玉树埋蒿壤,泉台掩夜扃。

近代何人能画竹,只数熙宁文与苏。
宣和复有李博士,亦作渭川烟雨图。


图中萧萧风景暮,溪谷萦回森竹树。

愁云淡淡摇碧空,琐窗虚掩闲微风。


芳魂欲迷疏影乱,满庭细月香溟蒙。


夜景沉沉春漠漠,翠禽啼春春不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