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槜李国西门,道里去天咫。


讼庭人摩肩,客馆舟衔尾。


凉燠变须臾,怵听复骇视。

丹丘遗老旧词臣,历代图书鉴赏频。


闲却玉堂挥翰手,墨池染出凤毛新。

腹是群书笥,官为六义师。


情高少尘事,朝下足闲时。


有句同人伏,无私胄子知。

京华住久客囊殚,对影萧然守岁阑。


酒浸屠苏怜独饮,盘堆苜蓿共谁飧。


家山梦在相思切,心事逢人欲说难。

秋风吹落桂花残,寂寞淮南赋小山。


自笑草堂鱼佩冷,空将瑶水鹤书还。


石门萝月谁同醉,洞口松枝只独攀。

金舆旦出九重城,璧水风云气色清。


千载衣冠尊俎豆,万方礼乐值文明。


桥门列士瞻天近,云路群仙捧日行。

高阁日盘桓,来从雪里看。


谁知广文馆,偏有翠琅玕。

南来长干僧,解写江陵竹。


有斐德不孤,为君诵淇澳。

风流田国士,江左自翩翩。


似是居驺客,今逢入洛年。


甘泉秋献赋,碣石夜谈天。

昔人炼金鼎,此地余还丹。


至今风篁呜,犹疑下笙鸾。


出岭访灵异,投山宿天坛。

振铎看君去,离筵惜袂分。


人才重江右,名誉擅休文。


秋夜听山雨,春风采涧芹。

弱冠承庭训,长笺念子贤。


齐竽惭我滥,楚璞得谁怜。


世事看更局,年华岁逝川。

剑水闻名日,燕台会面年。


文场淹白首,世业只青毡。


夜雨弦歌静,秋风苜蓿鲜。

仁远乎哉只此心,为因失养转沦沉。


静驰浮想天机浅,动逐游尘嗜欲深。


克己须从偏处克,寻根莫向叶中寻。

红榜填名后,青云得路初。


几人夸拾芥,今我幸知书。


驷马高题柱,豺狼逼倚闾。

释菜瞻先圣,衣冠一色新。


拖青欣有伴,曳白讵无人。


泮水芹初秀,官桥柳已匀。

岁岁风檐里,文章困数奇。


空存天下志,才作秀才时。


卖赋怜身贱,缄书慰母慈。

寒意连朝进,祥霙万里通。


洁身原有道,润物又成功。


馀霭犹吞日,狂飙漫走空。

烟霞痼疾自藏身,刮膜频窥佳句新。


学博还同杜侯库,才悭深愧庾郎珍。


倚风终日扫松径,披雾何时对玉人。

病夫世味薄,野处随年深。


以彼有限景,写我无穷心。


缅怀太冲语,山水有清音。

阿彤荷衣时,乃与此山别。


愿言奉巾屦,不复苦炎热。


归来出新诗,老眼聊一阅。

博士麟一角,旷世独秀群。


胸中藏箕颍,笔端生风云。


平视楚倚相,陋矣知三坟。

矫首出岩幽,斜日耿烟树。


玄蝉断续鸣,惊麇纵横去。


未穷山海迹,兹焉赏心遇。

幽栖捐众累,尘事犹抗行。


浮湛太古相,却扫何痴生。


祇园有胜践,苍崖无俗情。

吴有朱夫子,相知凡几年。


心怜闭门叟,书附过江船。


行已为人表,文应许世传。

熟知明主可忠言,奏牍方陈意已传。


人言能逊千乘国,我自能补九重天。


拔山转石孰难易,烂额徙薪谁后先。

簪裙缓引步龙楼,每得鸣珂侍宴游。


银笔从横裨献纳,玉堂清近接风流。


昼帘花静琴心远,午枕香残草梦幽。

一秋两得平安报,读罢寒暄喜不胜。


花底振衣清似鹤,灯前书字小如蝇。


蜕仙道骨无人识,博士官衔自此升。

衡门风雪人稀到,一个幽轩竹四围。


半子送年将旧酒,诸孙迎岁索新衣。


惊鸿此日犹南去,老鹤何年共北飞。

边报纷纷日转频,彭城犹未息风尘。


中原白骨多新鬼,浮世黄金少故人。


阮籍一生唯纵酒,季鹰今日定思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