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阴云送雨日漫漫,云锦屏风不易看。
今日乍晴看最好,万般奇态蔼林峦。
江水微茫浸小姑,庐山重叠压鄱湖。
风帆远近天高阔,共作人间一画图。
御路风清绝点埃,茸茸新绿剪莓苔。
羽林环卫无人到,惟有中官日往来。
忆昔先皇御太平,朝来前殿集群英。
彩云飞动金舆出,两两霓旌作队行。
乾坤淑气正融和,九十韶光一半过。
生意总归新草木,坚冰一洗旧江河。
日笼晴霭红披锦,水著微风绿皱波。
八月淮海客孤城,高斋暮景何如情。
孤鸿落日天边去,双杵秋风月下鸣。
满地花飞红雪冷,一庭竹合翠云平。
细柳孤村白日长,柴门流水芰荷香。
幽轩独抚翠岩光,闲庭芳草晴烟薄。
南薰细细馀花落,虞弦静抱凭谁作。
山川强半接黔西,气候惨舒迥不齐。
夏日常如冬日暖,晴云却逐雨云低。
岚阴入夜腾金虎,电影流虹唱石鸡。
独倚桥栏遍,行吟十里亭。
楼台红雨岸,花鸟白云汀。
雾霁林馀碧,烟流竹送青。
衰草粘天碧,寒云返照黄。
雁鸿飞不到,关塞去何长。
木落惊秋晚,城荒带月凉。
调雨为冰,催风做冻,连朝渐渐凝寒。
更丹枫秋老,雾锁苍烟。
信鸿断续声相送,动闺人、素泪轻弹。
杨柳垂青,梨花晾白,来风乍暖轻寒。
蓬窗悄倚,聊自破愁眠。
遥见晴峰送翠,斜阳外、几点炊烟。
一村风景倍翛然,杂遝峰峦断复连。
鸟趁白云齐度水,人随黄犊共耕烟。
人影西斜暮色微,萧条满目思依依。
漫空云作糊涂态,撼树风施跋扈威。
岭背林喧寒鹊噪,溪头水急晚潮归。
总为耽吟万事休,况当佳日许清游。
园花似锦春争绣,野鸟如簧晓更幽。
竹外有山皆蕴藉,柳边得水倍风流。
出郭西南境,嵚崎别辟奇。
篮舆呼仆舁,茶榼付童持。
正值秋晴日,欣逢气爽时。
挂壁流泉匹练飞,白云深处叩禅扉。
斜阳一抹秋林晚,古径无人僧独归。
一幅云烟爪迹留,不堪回首忆前游。
晚霞影落长天外,画出秋光古渡头。
晴川历历树毵毵,游侣追随兴倍酣。
笑指旧时行乐地,绿阴深处小溪南。
秋斋寂坐无情趣,聊向小园同散步。
夜色朦胧薄雾漫,箫声断续凉风度。
池边萤误水中星,芦际花疑沙上鹭。
日光欲下却徘徊,雪意成阴总不开。
已是寂寥当腊尽,好教点缀待春回。
流连岁事谁拼酒,料理诗怀及看梅。
一峰高受雨,远色尚空明。
露草虫相语,风林月有声。
夜凉贪坐久,幽极觉愁生。
四围风月一灯悬,帐里芙蓉小洞天。
邺架书堆群玉府,皇图壁挂九州烟。
东洋髹漆西洋绣,南海玻璃北海毡。
骑危一望碧挣摐,沙觜涛头走怒泷。
眺海云生红土岭,看山日挂绿萝窗。
帆风鲨艇趋澎澳,驶浪乌艚上浙江。
秋风飒飒路萧萧,千里津梁一线遥。
野燎明虚霜后猎,烟船暗泊港边潮。
拂云楼阁琉璃海,如砺关山铁索桥。
北地枋桥似板桥,江村风景草迢迢。
残山剩水楼台外,金粉人家可淡描。
水远明于镜,山多拱若城。
浊溪双峡雨,石瀑万峰声。
山色接邮亭,行云去不停。
一春梅雨白,万点海天青。
客路莺啼树,村家鹭刷翎。
霜寒水落响天风,烟叶流丹几树枫。
雪冷石梁人影绝,蓑衣独钓一渔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