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春长病酒,小啜向寒塘。


掬得梅花影,添留齿颊香。


填胸无俗物,吐论发馀芳。

东风吹玉蕊,晴雪谩离披。


石径寒香积,苍苔晚色宜。


多情沾短屐,故作泛残卮。

迟日散花影,离离幽意新。


美人娇写照,狂客醉留春。


醒酒宜眠石,搴芳莫动尘。

兀坐华轩下,相邀待月生。


未看离大海,先喜照前楹。


庾老情非浅,陈王赋欲成。

时物易代谢,名园偏较迟。


松杉无改色,花卉递生姿。


托兴双樽酒,澄心一镜池。

岢岚昨喜捷书闻,一剑能驱铁骑群。


出塞成功先气色,当朝选将更风云。


沙中走马劳残腊,天外飞旌荡夕曛。

海屋添筹动地声,金风瑟瑟满仙城。


堂悬宝剑霜威闪,座拥文章墨气清。


已见鬓毛追尚父,更看燕颔是星精。

何当竟事赤松游,勇退真能在急流。


自挂雕弓称达士,不教燕颔更封侯。


霸陵有酒空消日,大树无声岂计秋。

此身真觉如山重,大略忻君有达观。


六翮欲飞何处好,一官求去不能难。


海螺有气吹千里,玉手无心弄二丸。

世雄廉正擢应频,三十登坛识冠军。


铜柱弯弓无杀气,东瓯横海有功勋。


心存仁术悬神剑,道慕金仙爱白云。

秦山控带雄,有诏赐彤弓。


鱼鸟闲行阵,鲸鲵敢泛风。


板舆春草软,练甲海烟空。

良游荷胜招,忽与人境别。


木落山更苍,地暖气初冽。


稍寻奇俶观,遂竟灵异说。

渔阳老将别多年,岁晏开书意惘然。


彩笔何人传赋草,青门几处买瓜田。


笳声久断关前月,剑气犹横海上天。

铁衣曾典羽林兵,又握铜符海上行。


此日八蛮传露布,同时诸将拜霓旌。


臂开鹊血弓流影,腰泣龙魂剑有声。

楼船横海发闽关,新拥高牙五岭间。


月满柳营秋校猎,火飞藤峡夜征蛮。


双龙斩水妖精泣,万马嘶风部曲闲。

都亭别后忆驱驰,大漠听笳汉将悲。


南去长缨曾自请,北来骠骑一相随。


官刍召募飞应急,军市酣歌散未迟。

将军学剑兼学书,轻裘缓带如鸿儒。


不独白猿传妙术,亦曾黄石授阴符。


当时射策黄金殿,明光宫中曾引见。

□□□□□□栾,上将星明紫气团。


一□雄心曾报主,千秋大业独登坛。


旌旗昼偃鲸波息,号令霜飞虎帐寒。

使君高谊故翩翩,尺素遥椷万里天。


梦起文通毫尚彩,重来王剪鬓犹玄。


孤城万柝寒涛月,小队双旌细柳烟。

春寒初试越罗袍,百战功成珥汉貂。


铜柱已闻冤薏苡,金盘何日荐蒲萄。


风翻落日朱旗直,露切清宵画角高。

食椹鸱鸮未革音,长城暂借备滇黔。


三严自足收三捷,七纵何烦更七擒。


肘下狮悬阗国玉,簪前蝉铸武威金。

青衫白面旧文雄,为策凌烟第一功。


投笔岂同班定远,请缨不数汉终童。


试看铜柱铭南峤,何日金书锡上公。

世讲逢岐路,神交自昔年。


粗豪湖海气,绮丽帝京篇。


莫问陆生橐,曾饶宋玉田。

忽看持节下南州,况值新凉满郡楼。


共喜升平当此会,敢云凋敝不宜秋。


几年绝徼俱归马,阖境何人更带牛。

江阁分题有数君,骊驹裁罢不堪闻。


尊前坐对嵩台月,别后心悬石室云。


诗在甘棠歌召父,营开细柳识将军。

万雉青山隐黛眉,飞花游蝶趁江涯。


天边乍下排云舄,海上新传横槊诗。


对酒但凭歌紫电,临风谁为理朱丝。

春光偏似永和年,宝刹邀宾敞上筵。


星聚久惭名下士,风流今见令中仙。


吴歌逸处疑清梵,画舸归时杂钓船。

笑谈忽奉三旬别,旌节还从万里回。
白日沸天箫鼓振,青山到案酒樽开。
殊方满目多豺虎,重镇分符简俊才。
岭海吾行远,风尘道未休。
疮痍方日甚,武略更谁优。
慷慨捐躯志,从容应敌谋。
山郭笼寒雾,江波浴远天。
长风雄鼓角,斜日送楼船。
文事将军解,名家武略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