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元化亦多年,圣愚相介佋。


天地未及区,冯生交杂嬲。


不有持运人,愦愦失昏晓。

所思亦难尽,及晓叹何深。


无根而愁种,飘然乃秋心。


微凉生虚牖,一叶下危襟。

吾观凤览德,所至待时鸣。


高冈向杰出,梧竹合其清。


能言不枭竞,独立洁孤情。

吾观蚁微物,其智有足称。


出穴缘阶级,戢戢后先升。


分馀互友告,取道不长胜。

兰蕙感秋风,馀芳人所采。


蔓草不择时,日劳盈车载。


分其贵贱姿,不为爱憎改。

虚室有闲阶,云日相深浅。


推棂受光浮,倚榻注景转。


极兹瞬息情,节序互迎饯。

泉石辍初游,京华复偃蹇。


故人减畴昔,相聚倍缱绻。


旅居易卜邻,言谈庶不远。

心迹两无营,独坐何萧散。


门外少高车,清晨容栉盥。


徐徐正冠襟,缓步宜孤馆。

怀抱未能深,招摇犹在眼。


荣辱相因依,喜怒亦无限。


任其淩轹情,矜人皤与睅。

乙亥岁云秋,京华节奔走。


习静思古人,渐觉诸缘丑。


扰扰学名争,一事无能取。

溪上秋兰带暮春,万峰晴色照嶙峋。


他年莫使阎侯见,认作僧繇第二身。

三花晴色际天开,尚忆当年二李才。


莫笑书生长寂寞,碧油车引上元来。

万仞朝真天际头,双龙飞瀑望堪愁。


何如坐对王维画,四壁青山尽意游。

绛节回看上帝台,金茎云雾接蓬莱。


不知碣石青何处,万里冰天雪色来。

太华三峰削不成,巨灵高掌矗咸京。


相携玉女朝天去,朵朵莲花足下生。

拄杖飞萝上百盘,狂吹玉笛和青鸾。


回看月色千岩吐,不道峰头是广寒。

玉殿琼楼起太空,扳藤遥上碧云中。


中宵不辨星河色,万丈天门海日红。

不作倚门妆,尚假倾城色。


何似薛家娘,巧心悬素质。

海外徒闻二酉山,昆仑玄圃隔人寰。


生绡拂拭高堂上,仿佛曾驱八骏还。

远下昆仑度玉华,黄河九曲照三花。


空明洞底无人住,散发中天弄紫霞。

岂是蛟人织,言从番舶将。


龙鳞裁海雾,鹤氅葺秋霜。


袖处云千叠,披来月一方。

本为天上种,新自广东来。


愿以千年实,长承万寿杯。


频浮霞彩动,欲渡云和催。

归鸦没西岭,群壑暧清景。
何处牛羊下,疏树淡无影。
秋光入林薄,野桥秋水生。
不见买山人,山与斜阳平。
崭石赭其腹,峻坂童其巅。
恐是采樵人,斫破秋林烟。
凉云带澄浦,江岸半烟树。
落叶下扁舟,稳载秋风住。
别肠奇致自清新,繁简随心绝点尘。
如遇桃源开异境,后生多少问津人。
全从苍润见精神,木强周昌忆古人。
钟鼎山林通气息,还醇返朴露天真。
黄鹤真传夭矫姿,轩然健举快人思。
烦襟澡雪屡忘味,廿载心香是我师。
诸家融会入神明,萟苑真看集大成。
技到妙来何厌熟,有谁能继正歌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