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剪烛虚堂玉漏清,西风吹雨过高城。


土龙昔日愁枯立,垤鹳今宵喜共鸣。


麦垄渐沾功德水,檐花翻作管弦声。

岁月关心暗自惊,又听微雨送秋声。


留连杯酒香风满,萧飒轩池暑气清。


翠袖轻翻偏有态,红妆晚沐更含情。

回风吹雨洒红莲,萧飒凉生四月天。


神女行云偏窈窕,潘妃微步更婵娟。


栏前香佩翻珠翠,花外莺声杂管弦。

郭外村原眺望清,江干池馆水云平。


客来自挟雄风入,雨过微闻漱玉声。


半醉高阳逢旧侣,放歌华月报新晴。

林外斜阳侧布金,忽团云气昼阴阴。


谁传玉女吹流电,不信天花散作霖。


大泽共沾功德水,空山遥听海潮音。

蓊郁庭槐待濯枝,虚堂爽气转秋姿。


翻灯洒幕声交响,促漏遥钟夜暗移。


万里羁栖同逆旅,百年怀抱对传卮。

客有迷津叹,那堪暮雨时。


篷声兼棹响,云脚带帆移。


节序催新历,壶觞对故知。

客思迎秋急,霪霖入夜听。


回风飘断杵,湿叶隔流萤。


莫涨银河水,应怜织女星。

禽声旅思共凄凄,犹忆戈船下五溪。


今日园林闲纵步,鹧鸪从尔任情啼。

西桥月色昔人游,南楚春光野客收。


堪笑地灵多爱惜,一宵鸣雨送羁愁。

雨细催花,宵长费烛,沉吟往事堪记。
岭峤移家,汉滨闲步,乍识佩环声起。
仙城路近,还印得、温黁香气。

至日听寒雨,今宵忆向曾。


漏催铜史箭,花灺木奴镫。


愁垒坚难破,骚坛峻可登。

小楼炙烛未成眠,好雨知时听不厌。


风急斜敲窗上纸,檐高微洒楯边帘。


花应憔悴啼丹脸,麦定惺愡磔翠髯。

摵摵入苇际,萧萧自檐楹。


幽居忽复旦,迥野薄江城。


偃息从兹始,尘鞅讵能婴。

白发日夜长,青草缘阶生。


江村荷时雨,潮田惬耦耕。


稍稍辨远树,依依见孤城。

林屋意自惬,雨交群息初。


气通琴幌润,声断画檐疏。


独火明深竹,方床满旧书。

五月溪山路,水深云更深。


溪梁连近麓,帆影掠长林。


巨浸愁农事,重阴伤客心。

雨中市井迷烟雾,楼底雨声无著处。


不知雨到耳边来,还是耳根随雨去。


好将此语问风幡,闻见何时得暂闲。

急雨淙琤打轿檐,绿荷声里下湖船。


时时更把山矾嗅,岩桂香中八月天。

幸自蓬窗好,侬家企脚眠。


雨声无赖得,相唤著愁边。

侵窗度竹复临池,绝胜潇湘夜半时。


客邸十年听不足,可能今日重题诗。

玄扃息深构,虚馆含馀清。


潇洒松上来,瑟缩花间鸣。


遥兼夜柝警,细与寒更并。

清时有味。
不涉尘中事。
狂舞酣歌高枕睡。

厌听江声客兴残,西风催送白云间。
高卧小窗闲,对雨镜休看。
锦石池塘秋潋滟,蕊珠宫殿夜清寒。
拂罢红珠斗帐,两叶宫眉相向。
宝奁频展不成妆,懒照秋来模样。
更头孤雁到,拖带过、雨声一晌。
雁背云低,鹭肩风冷,新寒初压品帘。
正花残短径,叶打空檐。
登高已在重阳后,况潇潇、暮雨愁添。
檐泪汛澜。
添新绿、帘前露立烟鬟。
滕薛争先,不知多少琅玕。
莫怪溪楼冒雨来,萍踪无定老相催。
纵今岁岁来相访,百岁曾无六十回。
我家有斋名绿玉,斋前种得千竿竹。
君家亦有水明楼,半亩方塘山影流。
君频访我鳌山麓,我每寻君溪水曲。
独掩柴门客到稀,临池生纸墨花飞。
主人莫道无相赠,风雨溪山尽带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