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望中烟草古长洲,不见当时麋鹿游。


满目越来溪上水,流将春梦过杭州。

建业青山是帝都,暂劳开府握军符。


花间朱鹭铙歌曲,江上黄龙水阵图。


玉节中丞新荡寇,楼船诸将旧平吴。

邺侯架上书如积,金薤琅玕映奎璧。


纵横断墨莽多岐,浩荡真源了无迹。


延陵书舍带湖山,湖上书声掩霭间。

朝辞印绶发如霜,匹马东还路渺茫。


独树断云吴苑暮,孤城残雨海天凉。


秋风祖帐人难别,黄菊家林酒正香。

延陵精舍东溪口,六曲屏山对虚牖。
绝壁连冈入万松,一涧盘陀大如斗。


盘石垂萝密更偏,黄精潭上写冰弦。

垂萝书室隐清秋,千丈澄湖一叶舟。


回首上林春物早,未应长被白云留。

久宦减仲产,行歌非五噫。


归来问长铗,习水看吴儿。


弱丧殊可恨,傥来今自知。

马塍花事了,但持泪,问西泠。
信有美湖山,无聊瓶钵,倦眼难青。
飘零。

渔屋家家深莽,断洲处处平桥。


风饱一帆飞去,赭墩镬底非遥。

吴门山水天下无,淡荡更在城西隅。


谁言此桥近阛阓,已是一幅桃源图。

贺监当年一曲荣,如今全震属先生。


梦中舟楫毫端路,几度沿洄到洞庭。

烟峦数髻镜中孤,水畔帆樯一点无。


错道曲终人不见,包山洞达洞庭湖。

涧底松余岭殿檐,梁隋碑没草芊芊。


北山尚有郊台在,糜鹿虽游迹未迁。

半山已见太湖全,米囤虫头出没边。


长想清秋明月夜,携筇直上万峰巅。

栋宇都攒苍壁根,湖光万顷镜光分。


题诗恰忆前年事,茶米鸡笼品白云。

雪滩古木长桥外,烟岭湖光短榻前。


虾菜鲈莼杞菊荐,可怜风味得同筵。

壁含雷雨气成霞,流下青莲几瓣花。


绝壑树深鸦噪处,两间茅屋汉卿家。

飞磴长梁入寺深,朱廊迢递最高层。


游人曳杖寻何处,水竹山茶并有名。

百丈寒泉落寺门,琳宫迢递桂松深。


鹤亭马石依然在,欲唤清谭支道林。

缥缈空亭盖石梁,压村山色郁青苍。


烟波一折南流去,便是吴王走狗塘。

二公去后百年奇,庙貌蒸尝继有之。


为国为民谁与并,只应比颡过斯祠。

夏木千章厚影铺,澄湾楼阁杂芙蕖。


吴王魂魄应游此,可惜西施在五湖。

门内乔林门外溪,仰瞻才见及堂基。


应知不是吴宗庙,得赌雍容端委仪。

殿夹深林几岫青,门临流水两桥横。


何时杖策寻明月,来听莲花塔下经。

柳边渔艇罾罶歇,洲上人家约略斜。


落日雁行千片下,苍苍未见有芦花。

身到山中几十回,山之面目求全开。


如今山外看山里,始觉玲珑破碎来。

碧虹跨平湖,远岫参差映。


门影入波圆,五十三明镜。

钟响来孤艇,渔歌入短垣。


山光杂湖影,摇荡画阑干。

黄子吾真畏,程生尔更奇。


江城倾盖日,渭北暮云时。


宝剑神终合,冥鸿性不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