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寒揽貂裘,蹀躞驱紫骝。
问君去何许,云是塞门游。


丈夫安肯栖故丘,北向龙沙天尽头。

吴楚遨游鬓已斑,对人犹自说庐山。


九江形胜来樽外,五老云霞生座间。


古洞月明今夜梦,满天秋色几时攀。

春寒一夜雪,绕郡千山白。


凄风敛微和,城郭暗朝赤。


相期素心人,寒空荡胸臆。

几欲相携一借闲,私嫌俗驾混招攀。


芝丛自长怜深谷,桂树谁同赋小山。


仲蔚逃名门并绝,君平辞世鬓从斑。

借问山人有底闲,时将小阁恣跻攀。


卷帘但听花间鸟,开牖更看湖上山。


木榻每通潮气润,竹扉仍积雨痕斑。

尘土谁能便息闲,羡君林卧足幽攀。


长吟未厌聊题阁,大隐元知不在山。


春至小园花有晕,人稀深巷藓成斑。

恐使诗情浑放闲,故移吟眺入孤攀。


春光澹荡烟中寺,暮色依微雨外山。


柳换旧条当户碧,竹垂新箨满林斑。

望南躔一星,光映三阶。
有仙翁、紫袍金带,佳辰海上筵开。
数流年、才周花甲,论风采、独步霜台。

雨止结霜华,片月载寒魄。


光芒星自稀,气宇天更碧。


何处孤鹤鸣,声落吴山侧。

梓潼祠畔敞林扉,隐隐鸡声落翠微。


铜篆解将还省署,银鱼忘却挂朝衣。


石崖溜雨藤根白,篱落缘云瓠子肥。

山椒翚构四垂宽,上相旌旗会览观。


傍近江湖天广大,上连星斗地清寒。


龙宫永锁函书閟,凤岭重嗟苑树残。

黄菊故人杯,青山游子路。


匹马向垂杨,回首燕云暮。

两度重阳客里身,一番秋信一番心。


黄花绿醑闲相对,岳色江声晚独吟。


旅雁嗷云湘水碧,寒蛩催晓越山深。

越山尽处吴山起,山色空蒙雨声里。


冲雨扬舲列玳筵,总是同年旧知巳。


玉山巀嵲张廷芳,春风雍容魏仲礼。

侵晓来从杜若洲,晚风吹过紫薇楼。


水田漠漠翻晴雪,尘海茫茫点白沤。


终日往还如有约,随时啄宿本无求。

湖上东风水似苔,群公相约看山来。


午钟殷殷穿低树,春宴纷纷集宝台。


千里暂教尘梦醒,一尊思待故人开。

匆匆行李夜穿城,好友来寻半日盟。


峰顶几多僧锡住,湖心无数酒船行。


风来废苑堪怀古,雨蚀残碑不记名。

徐卿慷慨最怜才,为汝椷书五色裁。


归去甬东抱明月,莫夸淮海夜光来。

玉勒拂春烟,相逢即此筵。


清卿真似月,狂客每谈天。


白袷梅华下,青箱薤叶前。

问是清凉寺,南朝事若何。


春阴屯树密,山色照江多。


万堞开林麓,千秋散绮罗。

凫矶馆下雪涛间,莺脰湖边客自还。


海鹤向人鸣不息,待谁同住四明山。

千金裘马未须论,岁晚天涯短剑存。


独少归装双白璧,应知不是过平原。

芜城摇落楚云边,何处秋风不可怜。


十载一冠犹侧注,渡江人识孝廉船。

伏枕他乡几月瘳,秣陵萧瑟已深秋。


应知茗艼差为适,何处逍遥不可游。


缑岭客将骖白鹤,函关人自拜青牛。

朝回焚谏草,爱客且谈玄。


高士林疑竹,清斋室似禅。


襟期三径外,献纳五云边。

十年思识面,把袂忽燕台。


蓟子何由至,辕生只漫来。


藏真君有道,奏赋我非才。

生死波中止一沤,离家失子已忘忧。


只思北苑春芽熟,安得骑鲸逐俊游。

邂逅相逢瘴海头,白云黄菊漫迟留。


他年江浙能寻我,多在芦花拟钓舟。

卷却图书坐晚凉,小山松柏共苍苍。


本非清庙朱弦器,曾上銮坡白玉堂。

圣主湛恩宽雨露,美人嘉赠比琳琅。


一杯自劝忽成醉,明日扁舟真故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