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信惊催玄腊残,江梅犹带六花蟠。


屠苏饮出冰余冷,组练光浮木末寒。


吹垢岂期风入梦,洗兵自合雨成漙。

马当湖水北,南望杳潇湘。


陆海英雄踬,船山烟草荒。


客台留蠹简,谒者恋幽芳。

相逢及送别,都在落花时。


霜雪添双鬓,兵戈共一枝。


江湖空在望,天地尽堪疑。

雨入寒潮愁思悄。
客里重阳早。
消息误黄花,采采江篱,终不盈襟抱。

太仓云路天黏水,栉比渔家接沙觜。


巨艘买放截江鳞,举网遮空暗窗纸。


钱多鱼贱俱放怀,成贯不数成船来。

桃李端须着意栽,饱闻强国视人才。


而今学校多蛙蛤,凭仗何人与洒灰。

龙雀东南白虎西,从渠吞月罪应齐。


吴烹卤馔吾何择,不更攒眉吃水鸡。

瓶水才添起小澜,爬沙手脚恣盘桓。


通宵呜唤知何意,且说盆池不属官。

家住楚溪口,几年卧云峰。


春风此行迈,烟树五湖东。


无因见范蠡,危亭只垂虹。

敢有怀君意,人生任所从。


千山才越楚,一水又吴淞。


白发居头乱,青春入眼浓。

未归南北,又长江西上,扁舟东逝。
大九州才洼数点,中外平分一水。
醉吸鲸杯,寒披鹤氅,目断猋轮驶。

风雨官舟蜡炬残,吴淞江上说邯郸。
人间到处谁非梦,只有卢生入画看。
船向吴淞浅处行,楚人水调倚窗听。
笛声吹落江心月,水上渔灯天上星。
黄鹤矶头卷雪涛,孝廉舟稳载时髦。
故庐先垄归心切,慈母难兄别思劳。
千里莼羹宜具馔,三秋菊酒称题糕。
把蟹风前醉,吟诗水面歌。
馀年听造物,所嗜独烟波。
兰棹凭双稚,菱花笑一皤。
海戍江城动远旌,栖船载酒楚云平。
三山我欲寻仙去,万里谁能破浪行。
碧眼倭奴通汉语,黄须剑卒缦胡缨。
又春帆带雨,暮角春寒,梦远吴天。
拟伴梅花住,柰征尘点鬓,不似当年。
翠尊甚时重照,落月屋梁边。
月晃长江上下同,画桥横截冷光中。
云头艳艳开金饼,水面沉沉卧彩虹。
佛氏解为银色界,仙家多住玉壶中。
江人见我谓谁何,行李无羁野意多。
六幅青帆趁潮去,一樽白酒扣舷歌。
沙边历历辨云树,岛外溅溅弄月波。
曙光东向欲昽明,渔艇纵横映远汀。
涛面白烟昏落月,岭头残烧混疏星。
鸣榔莫触蛟龙睡,举网时闻鱼鳖腥。
云安山楼夜吹笛,江上潮平送行客。
三巴一夜秋已生,江船欲开闻笛声。
笛声呜咽楼头起,月明吹落巴江水。
露冷草根鸣蟋蟀,雨晴花影转蛸蟏。
一家四散知何在,独对林间喜鹊巢。
白月满天江水平,银河垂地寂无声。
披衣独坐过夜半,拨剌跳鱼时一鸣。
水转沙涂又一湾,迎船孤塔出烟岚。
长江一道横风起,两岸争飞上下帆。
翻来覆去。
淋漓秋雨何时住。
江上兵船。
吴淞江外水连天,独客乘舟思渺然。
未向中流论砥柱,且看横海驾楼船。
春风剑倚青冥外,午日尊开白浪前。
承家彩笔雅能文,仗剑东南欲竖勋。
郤縠诗书堪上将,君陈孝友试中军。
澄江波静三吴月,镇海春回细柳云。
吏人家住吴淞上,不着羊裘只着蓑。
红蓼白蘋随处泊,清风明月任情歌。
郁林有石家声旧,甫里无官野兴多。
底事入江海,翻教足胜游。
潮声随月涌,云气挟山浮。
故国惊烽火,天涯动客愁。
棹发鲈乡晚,频经桂子秋。
懒投青玉案,政敝黑貂裘。
水落喧渔市,云微辨橘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