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呻吟半岁掩柴扉,性命惟存气力微。


夙业岂能逃马麦,穷居赖是惯牛衣。


浊清且复分贤圣,今昨谁能论是非。

童时了了记观河,六十三年忽已过。


眼暗耳聋知老否,葛凉裘暖奈身何。


一帆去国谈何易,万卷无家累亦多。

却病奇方乃避嚣,远坊两板闭萧条。


室无歌妓何烦遣,邻有乡僧不待招。


石鼎涛生茶正熟,铜炉灰陷火潜消。

宜忌拘牵十二三,灵苗毒草比粗谙。


性存姜桂何妨辣,味到芩连不取甘。


好友劝尝真苦口,庸医隔膜漫多谈。

不畏群嗤不受怜,孤行一意久弥坚。


敢夸愿大难成佛,肯䑛丹余蚤得仙。


方朔文章多诡俗,放翁家世少高年。

经旬坐稳一蒲团,才阅朝寒又晚寒。


蕴火梅欣先腊放,避霜菊耐涉冬看。


散花庵里新居士,视草台中旧史官。

地降天升气不交,羽禽何物尚胶胶。


霜浓四野鸦争粒,叶秃千林鹊露巢。


各有经营宁得已,未知辛苦定谁教。

海内连年丧老成,南伤秀水北新城。


读书自要师前辈,知己谁能托后生。


此段人情看烂熟,向来士习例相轻。

科诏加恩典不常,征轺就道辈相望。


抱经佚老头多白,拾芥群儿口半黄。


惨澹风云怜入彀,冬烘头脑怕当场。

尽遣儿孙归故里,尚留弟侄伴他乡。


囊空预借三年俸,禄入粗供四口粮。


旧积诗逋呵冻了,近添酒债典衣偿。

雨露荣枯共一天,尘沙聚散几同年。


车摧却怪蓬犹转,玉碎何图瓦幸全。


蚁穴冰封残雪后,雁程风系夕阳前。

茫茫大地托根孤,只道烟霄是坦途。


短袖曾陪如意舞,长眉难画入时图。


移镫见蝎宁防毒,误笔成蝇肯被污。

忆昨公车待诏来,微名忽忝厕邹枚。


主恩不以优徘畜,士气原于教养培。


身作红云长傍日,心如白雪渐成灰。

卧看星回晷景移,流光冉冉与衰期。


人言宦海藏身易,自笑生涯见事迟。


夜似小年寒渐信,病非一日老方知。

直卿寻乐来东游,豹谷天湖共泛舟。


春尽春光须尽领,明年春榜占鳌头。

总角携书到上林,华筵何处不招寻。


淮南桂树枝枝赋,蓟北梅花片片吟。


斜日剑锋双黯淡,暮年书札半浮沉。

三年移疾住吴阊,不改清斋旧太常。


岂谓龙蛇能作谶,坐令鸿雁不成行。


游同兜率非天姥,秩主遮须胜夜郎。

宿世含毫自右军,池头秋色照鹅群。


吴中骤贵乌丝纸,海内争传白练裙。


片石嵯峨枯树赋,千金零落送梨文。

紫绶金章白玉珂,风流谁柰使君何。


文雄剩欲夸天宝,句好宁甘压永和。


大斗十千倾绿蚁,崇台二八贮青蛾。

绰约仙山大海东,神人何事暂乘风。


裁花已见潘安似,掷果将无卫玠同。


入座朝霞明远岫,披襟寒月挂长空。

作赋东南见大夫,平将彩笔擅菰芦。


青衿问字环三省,白帻传诗尽五湖。


辽海客归应化鹤,缑山人去定飞凫。

才名伯仲世争奇,并握隋和照海湄。


大野正看仪凤日,荒郊俄遇泣麟时。


惟应翰墨留千载,盛有文章落四夷。

中年真诀至人传,晚岁仍参佛祖禅。


夜雪尚疑中岳顶,朝霞俄赴大罗前。


黄金阙近双龙驻,白玉楼高万象悬。

自锻洪炉面上灰,鬼门关外足徘徊。
老妻烂额祈菩萨,小子扶肩接秀才。
蚊厌血枯呼伴去,虱耽气腐挈家来。
修竹泠泠石磴寒,青松落落露云端。
此中昔我专游钓,病里长思倚杖看。
莫年长是惜离群,空谷跫音亦喜闻。
天末倚风回白首,蒙蒙时雨霭停云。
囊底虽存大药资,民忧钞法阻艰时。
伯休不二今安在,市价从他或倍蓰。
辛夷始花人问疾,菡萏已秋犹养疴。
投老栖迟有如此,一年强半病中过。
委巷全无长者车,脱巾散发掩残书。
多缘示病耽慵懒,客至从嗔礼法疏。
支离野老畏炎蒸,露坐三更倦不胜。
何物能消清夜渴,迎风谁致玉壶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