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寂寞荒坛枕水边,长沙施药已千年。
松间风露如前日,何事无人更得仙。
仙去寥寥几百春,隐居依旧在湖濒。
枝头禽语人难会,石上骡踪事已陈。
寂寂星坛长绿苔,井边橘老又重栽。
城头依旧东楼在,未见当时鹤再来。
芳春閤外茂林中,池上新桥路径通。
谁种松篁藏古意,我栽桃李引春风。
石甃方池种白莲,庵僧欲绍远公禅。
文皮麈尾来游处,谁似庐山十八贤。
轩户萧条对北垣,谁来此地种檀栾。
无人会得青青意,雨洗风吹叶叶寒。
山有香炉水有瓶,斋无尘榻阁无铃。
胡床尘拂枯藜杖,门对江山日夜扃。
灵寿峰前路有苔,松门依旧对山开。
幽人野叟寻僧至,时有辉辉大旆来。
一坞春风北苑芽,满川流水武陵花。
溪东旧观仙人宅,城内高楼刺史家。
城外高堂俯碧湾,山如螺黛水如环。
有时鼓棹来寻胜,直到斜阳未欲还。
绿如青草净如渊,远近山光上下天。
有客凭栏若相问,为言此处似蒸川。
檐楹山影水光中,携酒来时伴钓翁。
四岸烟云芳草绿,一栏风雨落花红。
筇竹枝弯屐齿摇,登临身觉在烟霄。
千峰险似三川峡,一水深如八月潮。
雕甍画栋对群山,远目增明尽日看。
无奈人心多险伪,须求拳石作峰峦。
翠珉斜倚若危梯,上出高城下枕池。
不但绮罗为戏事,又将台使补庐儿。
万萼千枝二月春,只愁风雨便成尘。
不知谁撷香英去,自有寻芳拾翠人。
和气薰蒸庶草灵,昔年闻有紫芝生。
史官不绝书祥瑞,几欲图形献此名。
不似投壶谩雅歌,纵贤无奈罚觥何。
若知蓬矢桑弧意,不用穿杨中鹄多。
东京吏治孰称循,范晔才书十二人。
前日桂阳三太守,许谁来此继芳尘。
娟娟细细两三丛,却厌桃花相近红。
已有数枝湘浦月,不消千亩渭川风。
三仙一相有遗风,清淑谁言到此穷。
寄与郴阳忠信士,得名端合谢韩公。
结茅编竹对高丛,不种修篁不植松。
但得数枝花似雪,何须裁截伴枯筇。
百紫千红一径深,胭脂为地粉为林。
有人来问春何在,向道花间无处寻。
修竹苍苍似剡川,浮觞可继永和年。
不知谁有羲之笔,欲写兰亭第二篇。
城上危亭可摘云,四边山色翠为邻。
下窥城郭无馀蕴,草色花光尽是春。
危城雉堞对东山,谁创高楼十二栏。
独鹤不来松已老,春风动处日三竿。
雉堞谯楼紫翠环,红尘扰扰白云闲。
蛮烟瘴雨千峰外,邑屋人家十里间。
卷地江流绕古城,参天乔木一洲横。
年年秋雨无情甚,沙嘴才高又压平。
楚俗声音误最多,近来方证桂门讹。
分明流向郴人道,此水今名崇德河。
闻说东屯胜,诗仙有旧游。
茅斋深翠竹,石径俯寒流。
几杖千山月,锄犁百顷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