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明波一桁妆台侧。
摇曳丹青色。
玉人双影隙中窥。

海南珍制吴宫本。
粉面多风韵。
玲珑一握掌中看。

辛苦学淘河,寻根不仗柯。


千虬蟠下土,尺玉浸清波。


自笑抽丝乱,从渠凿窍多。

有木出蛮乡,生居万仞冈。


凌烟图朽质,中水濯青裳。


细剥琼肌莹,香浮雕俎光。

种自涂林得,名随博望来。


半因霜虐重,多为雨淫开。


粒破冰生骨,房分珠带胎。

万株名古寺,近复说东阳。


翠树骈赪卵,烧空炯夜光。


果堪凉渴朔,叶复草颠张。

共祖青龙寺,分支金谷湄。


捣生澄水漆,摘熟剥霜皮。


半啄馀秋鸟,群偷缚夜狸。

秦燕千树地,富贵出山庄。


外作猬毛磔,中含鸡子黄。


悬枝开霁日,芽绿候春阳。

自是雪香骨,风霜阅四时。


纸包防虿尾,泉浸浴琼肌。


不作离愁斧,能为润肺医。

人皆遗外像,尔独取皮毛。


露颗团黄玉,春枝剪绿袍。


捣齑烧雨韭,飞缕荐霜螯。

果绿景初好,花开日正寒。


嚼香流玉瀣,分熟剪金丸。


淮枳标殊性,瓯柑并二难。

橘橙吾臭味,岂特是情亲。


三寸燕南异,一双瓯水珍。


色包金错晚,香擘玉纤春。

小小红丝叠绛霞,钗头玉燕共年华。


果然买得青春在,尽把名园种此花。

木笔花含晓露浓,似将才思拟春风。


若还开在江淹宅,夜夜题诗入梦中。

缡褷羽翼作群飞,残害溪鱼欲自肥。


满嗉腥涎吞不下,为人长忍一生饥。

巧作春禽百样声,似矜觜舌有馀轻。

遥思成鼎日,仿佛见龙髯。
物以先朝重,香从侍女添。
金光浮曲几,烟篆透疏帘。
山骨何年刘,玄云片片黏。
相传赵氏璧,曾给汉官缣。
水注兔朝饮,池寒龙夜潜。
极目云黄陇已秋,高低遥带日光浮。
两岐预颂闾阎乐,百室曾消妇子忧。
雊雉呼群风正暖,鸣鸠唤妇雨初收。
幽姿错落涧边生,虚谷泠泠应水声。
烟雨濯枝泉始达,风雷排干势初倾。
轻花并逐虬龙起,飞沫时沾鹳鹤鸣。
拆藓生来质并苍,傅成纤白妒何郎。
清标未解争红紫,直干先教拟雪霜。
仙署开帘同一色,小斋远俗胜群芳。
缥缈繁阴亦自奇,不缘色相点疏枝。
参差日下阶频转,摇曳风前席屡移。
蝶恋始疑飞是梦,鹿衔何用迹相随。
谁将百万富林园,共道神功巧铸存。
改火一年开节序,为炉万物仰乾坤。
铺成金埒迹堪拟,排向朱门势未尊。
垂垂金缕拂清池,绮岸春明二月时。
细雨濯来看转洁,淡烟笼处色偏奇。
染衣莫讶虚弹指,结带相贻好赠诗。
野色冥冥有夜光,为谁阒寂照茅堂。
风飘凌乱明难灭,露下沾濡彩亦扬。
飞盖苑中星并耀,临书幌里漏偏长。
百蛰当春喜尽苏,融融乐意满江湖。
繁声在处皆成部,急响何人为援桴。
振鹭似缘知警舞,奇花如解应催呼。
胜游丝管日骈罗,更有新声绕绿柯。
羌笛未如出谷响,秦筝难拟傍檐歌。
惊回思梦愁怀晓,鼓吹诗肠乐意多。
巨灵何事辄书空,却是奎章出紫宫。
鸟迹印来千里外,龙文挥就五云中。
数行飞雾毫犹湿,几点凌烟势自雄。
天成不挫节根完,底是园工出相端。
花面萦回银凤舞,苔身宛转翠虬蟠。
由来疏散林壑性,稍就规绳廊庙看。
江城月黑路参差,夜火如星忽聚沙。
乱拂晓风同客梦,远临江水认渔家。
□烟不断依山出,暮色无聊背雨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