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新瀑穿林出岸隈,雄风吹雨歇还来。


霏微四野枯全润,霢霂三农望正开。


昨日桑林成泽国,一时蓬巷已春台。

烈烈炎威半饷消,洗天须用泻天瓢。


万方尽享康侯乐,六幕俄除酷吏妖。


当午不烦勤羽扇,广堂何羡得鲛绡。

一声雷动蛰龙惊,处处深渊睡不宁。


起驾丰隆吸溟渤,散为霖雨济生灵。


润回枯槁忻盈野,洗尽尘埃不到庭。

老火淩稚金,乾坤郁炉烘。


田农望时雨,十候靡一中。


商羊蹋两翅,玄豹隐尘霿。

灵雨蒙蒙润物深,三农早见遂欢心。


悬知南亩分秧处,陌上垂杨笼翠阴。

炎熇横侵,火云乱拥,终朝沾透轻衫。
陡来凉雨,风卷入湘帘。
似听潮声夜发,庭柯响、飞瀑高檐。

一瓣黎沈彻九幽,随车甘雨散民忧。


风声震海驱云出,雨点翻空卷地流。


午夜村墟无吠犬,夕阳坡陇有耕牛。

一犁甘泽应虔恭,顿觉山川返旧容。


宿霭酿成千嶂雨,迅雷惊起九渊龙。


水生洲渚宽溪女,润浃郊原慰老农。

汉诏宽慈下玉京,人心天意格精诚。


初欣父老扶携听,忽看风云汹涌生。


千里沾濡随渥泽,万家愁叹变欢声。

皇天欲遣雨催诗,润泽焦枯自应期。


江上半犁如有继,田家一饱岂无时。


汉军乏食徵方急,商后精祈事敢遗。

老火擅炎夏,枯旱气欲然。


伤心早晚禾,注目高下田。


民穷舍耒耜,群起操戈鋋。

老钝安能济中兴,知君此意每推诚。


邦人虽喜天心格,农夫预忧禾耳生。


秋后竹阴侵簟冷,梦回蛩响杂阶声。

天眷周王德,功归傅说霖。


少宽边饷急,聊慰老农心。


雷隐沧江转,阶喧玉漏沈。

田父苦亢旱,伤心涕泗沱。


使君悯斯民,雩禜亦何多。


古庙舞群巫,袂属肩相摩。

麦熟蚕登处处同,万家举首谢天公。


尚忧六月旱为虐,却喜连宵雨已通。


万事自知成老懒,一心只是愿年丰。

秋来日日困骄阳,正欲斋心问彼苍。


倏尔四郊云气合,霈然一夜雨声长。


三农已有仓箱庆,万室还欣枕簟凉。

冬暖曾无欲雪天,正忧饥馑在新年。


忽闻夜滴檐前雨,便觉春归郭外田。


千里已知俱乐只,一尊亦拟共陶然。

旱魃为灾害有秋,焦枯满目使人忧。


片云忽向天边合,一雨俄惊地上流。


尽道槁苗须半活,如云晚稻可全收。

去岁饥荒特异常,那知今日便丰穰。


田畴雨足经时润,院宇风生着处凉。


老去我方辞五斗,秋来谁解积千仓。

阴长阳消帝怒深,尽驱赫日扫群阴。


却疑枉致一秋旱,聊复霈为三日霖。


陇亩共知成乐岁,里闾谁不起欢心。

膏泽愆时愧已深,敢期诚意达天垠。


片云忽送千峰雨,一气潜回万壑春。


顿觉老农生喜色,坐令凶岁变佳辰。

铃斋坐啸不为颇,愁叹翻然变咏歌。


千里正忧无旧谷,一朝俄喜浃新禾。


云师蔽日如张帜,雨阵横空似拥戈。

良田方苦莠骄骄,甘雨如何閟九霄。


贤守治声喧道路,圣君德泽播黎苗。


宁容赤地炎威炽,果见青天旱气消。

千里焦枯顿郁苍,邦人宁复虑年荒。


大田一雨浑沾足,邻壤群偷更伏藏。


治郡羡君端有术,救民愧我独无方。

使君盛德格皇天,奔走群龙雨霈然。


坐使槁苗成茂实,潜将丰岁换凶年。


荷锄野老欣嘉应,抱瓮田夫得晏眠。

闻道他邦尽祷祈,沛然膏泽尚迟迟。


有年已是天私我,连日那堪雨及时。


声入万家添喜气,凉生千里解炎曦。

退之讼风伯,风伯罪固彰。


未若旱魃甚,千里尘沙黄。


我欲持斧钺,尸诸古道傍。

正忧麦槁井泉乾,一雨中宵忽沛然。


莫恨梅花憔悴去,且欣新绿尽归田。

畏暑停骖憩驿亭,不知郭外雨如倾。


晚行但觉通衢湿,凉入郊墟分外清。

昨朝偶得碧琳腴,不敢濡唇畏暑涂。


雨过凉生襟袂爽,不妨倾倒且踟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