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林薄风号两日先,俄惊剪水堕遥天。


坐看山路禽飞绝,聊胜泥涂马不前。


轻点红炉呈妙意,斜飘素发映衰年。

吾僚斋祷极精诚,俄见联翩舞玉霙。


逞巧封条危不堕,弄闲飘幌细无声。


倾都奇货归王老,侵户寒威赖曲生。

膜拜同祈海岸仙,风云奔走会诸天。


山岩恍若龙衔曜,墀庑频惊鹤夺鲜。


莫讶瑶英来有信,都缘玉烛气无偏。

清道丰人望,乘时汉主游。


恩晖随霰下,庆泽与云浮。


泉暖惊银碛,花寒爱玉楼。

晓帐迷离添曙色,重衾不暖香篝。
起看风里舞轻柔。
有情黏菜甲,无意湿帘钩。

不知时雪覆云沙,但怪虚窗木影斜。


入竹不妨听窸窣,映空宁复问津涯。


杯深喜近围炉火,香冷谁寻小树花。

东方已明云海立,怪来雀噪争枝集。


凛气著人不苦寒,老境增衣欲重袭。


忽惊朔吹翔腊白,陇亩为祥时适及。

蕴玉梅初艳,埋青麦自丰。


渐冰留水研,时喜拂窗风。


能赋怀王粲,开樽忆孔融。

雪满琳居小洞天,阳春一曲为谁传。


云低百尺阑干外,寒在半空楼阁边。


柳絮梨花俱不俗,瑶台玉署本通仙。

同云漫不见津涯,雪雾参差似一家。


辛苦宋人成楮叶,殷勤驿使寄梅花。


润沾南亩从横阔,寒助西山晓夕佳。

曲岸沧洲一水涯,轻舟欲访戴逵家。


城隅寂淡梧桐月,溪岸萧骚芦苇花。


润泽便知年事足,清明更爱晓晴佳。

醉眼看飞六出琼,老臣欢忭若为情。


庆成宴彻当今夕,大有年初兆此徵。


灿烂名花谁点缀,参差台殿玉堆成。

在昔君家信不痴,剡中高兴尚何之。


一时雪月宁须我,万古溪山更属谁。


欢动梁园虽共乐,困安袁巷本相宜。

腊前三白数年无,田里欢呼听我徒。


顾叹闲身何用矣,瞻言老手盍知乎。


茅柴纵热慵杯暖,铅椠虽荒忍砚枯。

腊前郊后丰年瑞,和气祥风帝所祈。


吹作六花殊未已,酿成三白更何思。


列城黎庶穷无告,幽谷畸人饱可期。

千门万户雪花浮,点点无声落瓦沟。


全似玉尘销更积,半成冰水结还流。


光添曙色连天远,轻逐春风绕玉楼。

姓名何事到金瓯,沧海横流浩莫收。


鹄立白袍三百个,有谁回首望崖州。

积祸丘山重莫蠲,君恩如海听南迁。


品流悬绝昌黎叟,一样蓝关马不前。

昨夜鸱鸮出凤池,同云如水际天垂。


谁知六出丰登瑞,不在黄扉燮理时。

赵魏燕齐无麦苗,秋冬不雨暖尘飘。


王城一夜霏春雪,喜气氤氲疹气消。

谩取山樊作二难,只今风味若为班。


斜窥浅碧洛神赋,瘦怯轻寒姑射山。


小辍殊杯清影下,竞留新绝翠微间。

看花容易咏花难,自古何人立首班。


东阁五言还水部,西湖一径指孤山。


度墙野月黄昏后,啄雪幽禽去住间。

老去风光报答难,树头春律喜新班。


忽惊断岸一番雪,便忆故园千叠山。


斜日淡烟茅舍外,冷香幽韵竹篱间。

风收淅沥,雾隐森罗。
群山万玉嵯峨。
禁街车马,银杯缟带相过。

龙公试手发阴机,琐定愁云阵不飞。


老树垂垂低欲压,稚苗薿薿烂生辉。


穷冬莫厌诗筒数,富岁先占讼缿稀。

天马流行泽上坤,玉龙飞洒水边村。


扶持农扈培邦本,排荡阴机立岁元。


遍地诗材供墨客,通宵酒令属侯门。

使君轶何武,未去民先思。


平生爱我意,玉立无玷疵。


迩来祁寒咨,已赋白雪词。

阙下朝回散锦鞯,窗前独坐拥吟毡。


一垆松火春生席,万点璚花雪满天。


腊蚁泛瓯倾绿醑,香狸载俎割红鲜。

斋榻游尘净,宫城刻漏残。


不知芸阁梦,何似桂坊寒。


旅夕垆香在,经春雪意难。

寒意沉沉云气深,老来病骨冷难禁。


巢禽一出不知下,笼鹤乍飞无处寻。


便欲骑驴洛阳市,不妨放棹越山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