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皇家有道岁不恶,雪花如絮千里飞。


老农夸杀麦本绿,一杯汤饼令汝肥。

缤纷飞六出,景色兔园同。


桂树非摧月,杨花不起风。


布银成世界,屑玉满虚空。

蜀雪古来少,天云今始同。


霏微初带雨,凌乱更从风。


练欲拖平野,盐疑撒远空。

熙宁玉烛最调和,瑞雪先时破札瘥。


大纪有年仍岁后,尺盈平地此冬多。


戏圭旋剪飘疏叶,祭璧初沈委大河。

公将民欲达天心,瑞雪如期白昼阴。


皓色恍疑霄宇接,浓寒都为岁华深。


辞妍席右人雄赡,兴尽溪边客访寻。

朔雪飞花趁岁阴,喜看不觉酒杯深。


应时自合苍生望,泽物真同上相心。


未怕春风融粉水,恍疑江国见梅林。

水官司冬不举职,天地当凛气辄温。


顽风伺隙倒天令,扫荡不使繁云屯。


阴崖邃谷殆穷腊,空有雪意乘朝昏。

初长日景午阴前,瑞雪迎开上相筵。


点缀酒杯飞细细,侵凌歌扇落绵绵。


岁功豫作三登地,云气都成一色天。

冻笔难成授简章,寒光先到读书堂。


乱飘扑面如平叔,几点侵眉似马良。

同云生旧腊,积雪入新春。


野色连沧海,驩声动紫宸。


峰峦朝掩映,楼阁夜精神。

为瑞虽多却不宜,谁怜孤坐拨灰时。


兴添竹叶蛆浮瓮,瘦损梅花雀抱枝。


闭户从教行迹断,裹裘犹怯暮寒欺。

天怜好景付君收,一笑春生紫绮裘。


赋就兔园争授简,酒酣鲸海快吞舟。


怪来柳絮穿帘额,舞上花裀衬袜钩。

我家四壁真相如,晨兴欲出无车舆。


独骑瘦马南坡下,阆风十二仙人居。


书生一朝忽富贵,瑶林琼树环玉除。

姑射之山果何如,往者吾言闻接舆。


肌肤冰雪能绰约,是中知有神人居。


神凝自使年谷熟,况有疵疠烦驱除。

晓风吹起雪漫漫,来兆丰年喜有端。


玉树琼枝无限好,雪窗高阁不胜寒。


直疑天上梅花落,莫作人间柳絮看。

十日春将玉,琼花始一飞。


朔风留后劲,暖气避残威。


僵鸟魂犹夺,遗蝗息转微。

一冬曾未见,今日洒盈墀。


忍冻虽无奈,占丰实所宜。


卧深袁子宅,兴发浩然诗。

太安来自寿阳东,薇省清高入望中。


十月玄冥先送雪,万山冰玉直连空。


休祥远胜随车雨,快意真乘破浪风。

梦觉黄鸡唱已三,隔窗声碎饲吴蚕。


惊风夜半愁回北,瑞萶春前喜过南。


携酒试从田父饮,买花那称老人簪。

朔风吹雪遍原野,谁卧衡茅若冻蝇。


玉署寒生催赐酒,金盘光动忆分冰。


絮穿阁道粘珠箔,花重旃房压彩绳。

水曹东阁静无尘,坐阅飞霙若似人。


简授兔园曾作赋,律吹燕谷欲回春。


缃枝梅放花无赖,白战诗成笔有神。

天地钟和气,阴阳运大钧。


严冬当腊月,三白际良辰。


庾岭梅花晓,章台柳絮春。

琪花开玉树,瑞叶散瑶空。


对此知冬暮,因之卜岁丰。


灞桥吟政稳,剡曲兴何浓。

腊八才过后,同云暗碧空。


玄冥司令肃,三白报年丰。


道蕴诗方就,袁安睡政浓。

嘉平瑞雪映苍华,寒冻河源万里沙。


贝阙珠宫眩云海,琼林玉树散空花。


先春知为农祥应,泽物深随德意遐。

万里乾坤一玉山,新春都作腊前寒。


满园柳眼未曾破,何处梅花如许残。


䔩䔩每惊穿屋至,疏疏偏称隔帘看。

长安雪一尺,朝扉失南山。


坐喜疾疫消,敢避衣褐单。


关中西征后,所向饘粥悭。

需宴宸章次第颁,祥霙宜入咏歌间。


心知旦暮千龄遇,目睹声诗六义还。


治格雨旸皆顺序,庆均朝野共怡颜。

康庄雪景曜重关,宴锡潭潭府第间。


爱日似随人意出,祥风时泛乐声还。


欢谣已见喧民俗,喜气遥知动帝颜。

精祷潜通上下神,恍然佳气一朝新。


隆楼杰阁偏宜晓,槁木残荄尽变春。


有客裁诗传锦段,谁家度曲试朱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