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十纪权臣第,修城外台宅。
乔木不知秋,名花数逾百。
远如山林幽,近与尘埃隔。
春色先从禁苑来,侯家次第竞池台。
清明已近秋千动,上巳相寻曲水开。
绣幕风微花自舞,金炉日永麝销灰。
长日阴阴雨与风,病夫高卧一舟中。
少年欢气谁能遏,纵走名园看落红。
园林再到身犹健,官职全抛梦乍醒。
惟有南山与君眼,相逢不改旧时青。
结茅作禅庵,不卑亦不广。
地占官府雄,盘基才袤丈。
几席供燕闲,松筠助萧爽。
萧森玉溪南,小亭屹相向。
使华双轺车,禅境二方丈。
固将物理齐,室隘志自广。
小阁联雪峰,凭栏憙幽玩。
红接海棠洲,绿对筼筜岸。
有时开樽罍,波影侵几案。
回环引细泉,泉声漱檐底。
美哉知者心,清通乐流水。
琤琮戛鸣球,淅沥泛绿绮。
森森栋梁材,骈空翥鸾凤。
危亭搆其间,曾不碍梁栋。
檐阴织翠纹,砌溜谐清弄。
高轩瞰方池,澄波隔琐窗。
中岛植奇花,鲜逾濯锦江。
水府集群仙,红云罩翠幢。
金谷计浩穰,山水志契阔。
晴空倚危楼,快对西山雪。
胸中浩气充,物外嚣尘绝。
华堂殿方池,雅名题玉溪。
南荣翠樾阴,北望花岛低。
时闻细泉鸣,间或幽鸟啼。
外台富园池,兹焉甲西南。
异花间棠梅,良木森楩楠。
飘飘壶中仙,亹亹物外谈。
俗流嗜喧卑,世才务高洁。
筑台仅逾寻,清夜延明月。
四垂天幕低,千里蟾光发。
津树正青青,水拍两岸平。
千章云外合,一勺烟中横。
叶密翳鸟语,波清见鱼行。
高人擅一壑,青山独当门。
拄笏坐终日,似与若人言。
微云抱巘出,细溜触石喧。
一邱破天巧,万壑回春姿。
使君载酒地,不著鼓吹随。
翛然一幅巾,自与幽人期。
千岩紫翠中,缥缈浮画栋。
屏风十二叠,坦坦见空洞。
攒青照坐寒,老翠湿衣重。
包山美人构亭子,岿然屹立深园里。
窗近断岩见怪石,壁临绝涧闻流水。
亭中一架古人书,知是群经及诸史。
云根瘴滔天,万叠如连环。
峨峨一镜中,绾结十二鬟。
坛殿岁月古,敝石苍苔斑。
柳外枫桥转,桑间竹径分。
意行穿竹过,小雨隔溪闻。
日萼团红糁,风漪织翠纹。
绿涨柳塘漫,红翻花径深。
意行留胜践,孤闷破芳斟。
倦马縻空枥,惊乌泊晚林。
自来名教属吾曹,立极何须说断鳌。
聊把经纶寄鱼钓,岂无裴楷试仙涛。
水香流出洞中花,曾阅秦朝与汉家。
咫尺不知尘世隔,渔郎回首锁烟霞。
双旌未逐诏书还,放适何妨且谢安。
地拔鹅峰长突兀,天教老子得蹒跚。
病瘳不必维摩问,客醉谁知太守欢。
翩然沟上亭,左右相映带。
修楠列翠幄,长松偃高盖。
地褊景逾宽,处约志弥泰。
飞阁出方池,修竹见空莽。
低临花坞近,平觉春波长。
返景澄馀晖,夕阴带浮爽。
茅茨以为庵,环顾萧然虚。
内乐苟自足,容人即有馀。
旁依修竹密,上翳青松株。
引泉注清渠,潺潺漱寒玉。
侧出阆风迟,骤惊江雨速。
飞濑乍扬白,樛木细涵绿。
阑干窦溜长,䆗窱空埃静。
修林密总翠,尽得锦城景。
云舒青青色,风散骚骚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