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瘦因长厌肉,淡岂为无盐。
散帙诗千卷,扁舟雨一帘。
潭香花影聚,人语鹤声兼。
秋风江上城,残月雨中明。
愧我青尊尽,教人白发生。
湿灯摇草露,凉叶动虫声。
三尺犹堪口晦明,独怜萧屑满商声。
登临共拟劳壶榼,羁旅谁期各弟兄。
夜气初严琴席冷,微吟真谢茗瓯清。
孤村气萧瑟,几日雨昏昏。
野水乱侵岸,溪云欲到门。
数家依柘影,一径积苔痕。
夜来风雨,信天涯、一样清明寒食。
冶翠娇红浑见惯,梦里乡愁如织。
冢卧狐狸,灰飞蝴蝶,到处残鹃泣。
竹泪雨斑斑。
绿上阑干。
西亭展却水云宽。
春梦随花不可寻,廿年几度吊禅林。
不因留得榱题在,谁识承平岁月深。
洒竹生凉,弹蕉打碎,萧条早作秋声。
敲破疏窗,耳旁听渐分明。
吟秋不问秋深浅,但挑灯、牵动愁情。
绿柚垂丸,赪桐缀瓣,秋虫声里凉禁。
檐牙墙角,万籁作商音。
但见溜飞如瀑,堆青处不辨浓阴。
谁谓春光好,新来雨更多。
南归无一可,北思更如何。
诗句生残夜,年华付逝波。
藕花都向晚凉开。
小扇单衫香满怀。
水阁阑干凭几回。
残书遍阅就窗明,少畅闲情赖鸟声。
断送春归花事了,一番细雨绿阴成。
三月琴川四月还,虞山佳处尽跻攀。
曾于拂水岩头望,一塔烟中认玉山。
兵气拥寒早,连云幕地阴。
干戈真养拙,文酒漫栖寻。
备历多忧日,空馀无住心。
大雪忽已至,梅花扑远天。
客愁来酒里,乡梦入灯前。
屋矮闻疏雨,郊寒起暝烟。
背郭衡门迥,栖迟一径幽。
隔帘风挟雨,虚阁晚生秋。
水鸟日堪狎,村醪客可留。
山郭拿舟夜别师,竹房松阁总幽期。
影堂月落泉呜咽,无复疏帘看弈戺。
孤窗念常静,境远自消愁。
几研足清对,忘言意亦幽。
四山烟雾深,一溪松竹乱。
禅房寂无人,风雨过昏旦。
一年行且尽,双足暂相尊。
芋熟零星火,门关冷落村。
寒随风势阔,泉赴雨声繁。
但取居容膝,无妨屋打头。
雨声凉入夜,灯影瘦知秋。
络纬萧萧作,梧桐叶叶愁。
楼外青山碧四围,荡胸云气欲沾衣。
愁中碧草侵阶长,望里春禽接翅归。
闲倚枯藤清兴极,漫倾浊酒赏心违。
偶然成小集,暮雨坐来清。
道气深畴昔,天真老弟兄。
拈阄分险韵,得句乱秋声。
隐隐雷车走阿香,遥天一半尚斜阳。
茶声满树抛书坐,矮竹扶云过短墙。
登临萧瑟最愁人,况复穷秋雨浃辰。
帘外扫花芳径滑,渡头沽酒夜潮新。
西林小鸟归红树,南浦轻鯈上白蘋。
海上风雨来,不见双峰颠。
经窗犯晓启,万态纷目前。
风起江色黑,雨过山光鲜。
萧萧江上雨,急点振林寒。
把酒话今夕,临风怀古欢。
沧波秋已晚,红烛夜初残。
村昏雨不开,轻烟忽相接。
山寺暮钟天,萧萧落黄叶。
坐久萧然万虑清,幽禽两两傍檐鸣。
雨声欲酿寒花老,风力能欺落叶轻。
北望尧封云郁郁,南寻禹穴水盈盈。
黄雪已飘尽,余香犹恋枝。
那堪连日雨,辜负艳秋时。
山气隔烟没,橹声缘岸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