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巢居风俗故依然,石穴高当万木颠。


几地流移还有伴,旧时井灶断无烟。


余生兵革逃难稳,绝塞田畴瘠可怜。

钱塘贤俊称二陈,坦荡尤推髯绝伦。


旧京隐伏甘一世,谁知元是英雄人。


廿年踪迹久阔略,宵来入梦嗟何因。

鱼虾泼泼初出网,梅杏青青已着枝。


满树嫩晴春雨歇,行人四月过淮时。

勤劳贤使者,官马未曾闲。


夜醉谁家酒,晓行何处山。


莫云留客住,落日望君还。

故人久不见,怅望思迟留。


客路愁山虎,渔灯散渚鸥。


清歌闻越调,小艇入淮流。

我亦乘桴向海涯,无人复献雨中花。


却愁春梦归吴越,茗饮浓斟薄荷芽。

竟日碧山中,清宵憩宝宫。


客愁无那处,一叶已秋风。

昔年曾约武夷孙,仙赏心违莫共论。


地下修文君已远,世间多难我犹存。


题诗屋壁事如昨,洒涕烟霞声为吞。

昔年曾谒武夷君,先遣瑶山入梦魂。


旧事追寻如电激,此身来往任云奔。


群峰缥缈淩空翠,一水萦纡带雨浑。

社里逢君可惠连,华宗分派各江天。


千山云树蛮烟隔,五月音书驿使传。


诗好总知心独苦,官闲赢得事多便。

山行弥月未论旬,又听前滩数候人。


太守十年从白发,樵阳两度见青春。


风波险欲摧心折,政事书堪与泪陈。

陌头轻雨浥黄埃,远道春旗度岭来。


杨老城边逢客去,吴公陂下忆花开。


绣衣持斧怜南徼,画省焚香梦北台。

院中高树出城头,石路萦回带水流。


几处过山刚到晚,一从为客数逢秋。


川源烧没夷酋部,旗帜风高汉戍楼。

看雪山斋起不眠,馀寒犹觉入新年。


三分春色深无赖,一树梅花好自怜。


兔外阴云连楚泽,雕边朔气隔胡天。

乱山行出见幽亭,返照高林忽易倾。


村舍尚传戎马过,炊烟初傍驿楼生。


伏波铜柱功差立,荆国青苗祸已成。

南国繁华几代经,孤城犹作虎龙形。


东山载妓闲春墅,北岭移文锁夜庭。


朱雀无家归燕子,苍生有恨怨宁馨。

看山几处载图经,饭颗犹嘲太瘦形。


久判云林非世路,惯看麋鹿上秋庭。


霜崖乱叶当书下,寒谷幽兰沁酒馨。

野烧明山雪,人烟隔戍墙。


九州淹岁晏,群盗剧年荒。


警翼频喧树,赪鳞自恋塘。

太平只是丰年做,山雨不休公出游。


卷野晴云堆作堵,翻匙香雪滑如流。


人行黄犊夕阳外,诗在丹枫古渡头。

只为梧桐怨夜长,不知杨柳老年芳。


林梢一片过云雨,便作秋声占取凉。

领略南禅茗一杯,沧浪亭上步纡回。


野云阁雨都乘趣,乱石分畸自起堆。


士女闲抛寒食过,郎官游及菜花开。

十年忘尽中原路,吊古重来匹马迟。


侠气全销朱亥市,战云不下信陵祠。


飘零自惜身名贱,荣落难窥造化奇。

一径凌空破晓烟,眼中秦汉古山川。


何年穿石泉飞瀑?


满地栽桑海化田。


不肯丹黄秋后树,别开日月洞中天。

不使南荒劫火燃,流沙黑水且安禅。


六时梵呗潮音静,千眼灵光宝相圆。


出洞猿携山果献,归巢鹤抱海云眠。

平生子林子,一别今几春。


宁知林壑中,忽见题墨新。


巉巉屹苍石,恍若对其人。

故国间居四十年,疏慵虽乐怕违天。


天应尚念疏慵态,又使闲居瘴海边。

心如止水贮空明,还似虚舟尽日横。


妙语忽然穿月胁,笔端那有俗间情。

昔年买酒论文地,回雁峰前雁阵横。


白首相逢夜郎道,不因生死见交情。

红旗画鼓照江明,两岸争看万目横。


夺得锦标谁助喜,呼声动地见真情。

共坐南窗待月明,云间忽见大江横。


钓鱼船上谁家笛,吹出骚人万古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