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僧院深无地,清幽慰客心。


众山同晚色,孤墅肃秋阴。


托兴诗频赋,论情酒罢斟。

驿路奔驰春已过,无情岁序急于梭。


忧时济世心空赤,步月望云头半皤。


水近楼台波浪少,山围城郭雨声多。

僻地欣逢故旧谈,放怀不觉拥飞岚。


心悬上国星朝北,气转钧阳斗向南。


迂拙自甘随地乐,至诚谁可与天参。

何处寻幽好,春山高入云。


石岩飞磴接,濑道小桥分。


度壑龙为杖,穿萝鹤共群。

幕堞轻云乍有无,西风匹练曳秋蒲。


痕添小槛双桡稳,色霁遥天一雁孤。


世事只凭棋局在,浮生长得酒杯俱。

匹马穿云绕曲坡,秋声天外雁横过。


万年宝鼎归姬运,五色云龙驾馺娑。


雨后应知山有色,风恬始息海扬波。

日光摇短砌,树色霭前村。


哲人世已邈,流风今尚存。


密云迷楚岫,明月照柴门。

腰带黄金映紫袍,巍峨庙貌倚空高。


九重霄汉垂灵庇,万丈银山息浪涛。


赫赫声名收汗简,绵绵血食洁牲毛。

种柏山斋不等闲,贞资劲节可人看。


遥知应有参天日,分付儿曹守岁寒。

几遍龙门点额来,青灯依旧坐书台。


蟾宫有路终须到,未许时人笑短才。

天地一家春,清风拂拂闻。


我惭周孔学,君陋汉唐人。


赤子心诚切,浮云念亦轻。

田家春起早,鸡唱启柴扉。


扫石临流饭,携锄带月归。


晚山岚气寂,秋雨稻花肥。

水止波光寂,林深鸟语新。

地同天作泰,人与物皆春。

风月无今古,江山相主宾。

世路随长短,浮云弄阴晴。


纲常九鼎重,富贵一毛轻。


幻梦迷蕉鹿,愁城破酒兵。

两度分符竹,千重到楚山。


骥途翻蹇滞,鸟道总间关。


行役思乡远,驱车畏路难。

记忆三年外,题诗问月岩。


风尘今道路,宾主孰东南。


酒态应还美,诗篇任自耽。

近识四明客,浮来海上槎。


心专毫素业,迹异博徒家。


匠意丹青巧,游神水石嘉。

新月高高挂玉钩,谁家捣练动新愁。


山南鸿雁惊残夜,塘上芙蓉泣素秋。


纨扇罗衣催晼晚,石阑金井更清幽。

禾黍苍茫剩废邱,空将浩荡怨灵修。


雁鸿北去无消息,耿耿寒星下戍楼。

浮花眩眼朱成碧,关渠何事愁寂寂。


依旧渔竿入手来,老我江湖倦游客。


径须一醉抛青春,校量细故非高人。

东西燕鸿长差池,二十五年车载脂。


观河性在故应尔,化鹤人归空自疑。


年来于道觉差近,此心颇已忘欣愠。

荒亭旧刻书火池,火从水出如燎脂。


五行生克谬常理,异事傥恍令人疑。


居人只言数里近,驱车欲前仆夫愠。

老骥无能空在闲,苜蓿既饱思行山。


谁知八幅分向背,恍如百里随跻攀。


云烟蒙蒙心共远,草树阴阴日将晚。

万仞冈边去路长,道人采药试丹方。


弈枰谁解争高著,仙乐时闻按大凉。


日落塔头云气紫,雨馀山脚藓痕苍。

解带临风卧看山,梦魂飞不到人间。


云蒸空翠和衣湿,石漱泉声透骨寒。


解语灵禽如有诉,倦飞野鹤自知还。

聚落成墟空白烟,乱鸦飞绕夕阳边。


大江东去有遗恨,流水西来无渡船。


青女魂游花委地,王孙肠断草连天。

行尽天涯不见秋,君家庭院冷飕飕。


太平欲选风霜吏,画史当居第一流。

漫说经行处,云边第二春。


石林投倦客,画壁跋高人。


迹与风鹏转,心兼野鹤亲。

嵯峨片石对秦城,千古存亡动远情。


过客谩深姜女恨,芳名翻幸祖龙成。


山雄绝塞当祠落,海卷洪涛到岸平。

刁骚一夜风兼雨,晓晴喜向松轩启。
轩中画壁烟迷蒙,轩外琅玕青如洗。


主人好客雅好诗,淋漓墨沈杂酒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