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片雨拂檐楹,烦襟四坐清。


霏微过麦陇,萧散傍莎城。


静爱和花落,幽闻入竹声。

远山湖上小,青翠望依稀。


才向窗中列,还从林表微。


色浓春草在,峰起夏云归。

为依炉峰住,境胜增道情。


凉日暑不变,空门风自清。


坐援香实近,转爱绿芜生。

前林夏雨歇,为我生凉风。


一室烦暑外,众山清景中。


忘归亲野水,适性许云鸿。

举眼惊如许,衰怀强自安。


爱凉临水坐,遣病借花看。


物物同天地,人人各肺肝。

夏日不苦热,病躯能少康。


数峰楼上景,六月雨馀凉。


今古两虚器,乾坤百戏场。

海近朝曦赫,山明宿雾消。


紫云萦碧落,白鹭点青苗。


避暑轩亭爽,凭虚眼界遥。

乍认东庄路不真,有桥通市却无邻。


山穷借看堂中画,花尽来寻竹主人。


烂熳笺麻发新兴,留连樱笋送残春。

展转攲孤枕,风帏信寂寥。


涨江垂螮蝀,骤雨闹芭蕉。


道阻归期晚,年加记性销。

泽国秋早凉,溪山喜招诱。


扁舟以遨游,嘉与同志友。


菡萏池百弓,花竹园五亩。

江上双峰一草堂,门闲心静自清凉。


诗书发冢功名薄,麋鹿同群岁月长。


句里江山随指顾,舌端幽眇致张皇。

漏屋檐生菌,临江树作门。


卷帘通燕子,织竹护鸡孙。


向夕微凉进,相逢故意存。

花絮随风尽,欢娱过眼空。


穷多诗有债,愁极酒无功。


家在斜阳下,人归满月中。

入林偏爱晚凉生,灌木疏疏坠月明。


鹤梦到山原独醒,蝉声绕树有余清。


不堪归兴逢人急,真觉炎趋较世轻。

端居愁无涯,一夕发欲白。


因为鸾章吟,忽忆鹤骨客。


手披丹台文,脚著赤玉舄。

新开窗犹偏,自种蕙未遍。


书签风摇闻,钓榭雾破见。


耕耘闲之资,啸咏性最便。

朝烟淹楼台,晚雨染岛屿。


渔童惊狂歌,艇子喜野语。


山容堪停杯,柳影好隐暑。

荒池菰蒲深,闲阶莓苔平。


江边松篁多,人家帘栊清。


为书凌遗编,调弦夸新声。

窗外晓帘还自卷,柏烟兰露思晴空。


青箱有意终须续,断简遗编一半通。

乘屐著来幽砌滑,石罂煎得远泉甘。


草堂祗待新秋景,天色微凉酒半酣。

避暑最须从朴野,葛巾筠席更相当。


归来又好乘凉钓,藤蔓阴阴着雨香。

安禅一室内,左右竹亭幽。


有法知不染,无言谁敢酬。


鸟飞争向夕,蝉噪已先秋。

山中岂不乐,奈无田可耕。


傍宅莳荒圃,长夏日闲行。


行倦即独坐,时闻幽鸟鸣。

多病情怀懒,新晴草木光。


倦骸扶老瘦,幽径息阴凉。


家瘠盘餐俭,村荒籴价昂。

绝顶无烦暑,登临三伏中。


深萝难透日,乔木更含风。


山叠云霞际,川倾世界东。

文轩梧竹倍凄清,座拥琳琅爽自生。


高处近天无暑气,人间此地是蓬瀛。


水涵银海月为镜,苔点瑶阶石作枰。

先生何违时,一室习寂历。


松声将飘堂,岳色欲压席。


弹琴奔玄云,斸药折白石。

怡神时高吟,快意乍四顾。


村深啼愁鹃,浪霁醒睡鹭。


书疲行终朝,罩困卧至暮。

沟渠通疏荷,浦屿隐浅筱。


舟闲攒轻蘋,桨动起静鸟。


阴稀馀桑闲,缕尽晚茧小。

满院松桂阴,日午却不知。


山人睡一觉,庭鹊立未移。


出檐趁云去,忘戴白接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