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檐溜泻泉声,寒透疏棂。
愁如百草雨中生。
谁信在家翻似客,好梦先惊。

短篷暮舣湘江宿,坐见江豚起还伏。


忽然气作浪山来,一夜雨声如决渎。


凄凄寒气欲相侵,灯火青荧更向深。

夜来风雨晓还晴,沙路无泥快早行。


鸟语花容春自好,有生何处不安生。

无端寒雨促秋光。
晚风凉。
野云苍。

雁不堪闻,鸡还无用。
五更风里银釭冻。
纸窗犹道月光明,罗衾只觉春寒重。

正晚寒轻,单衣润,幽幌初添明烛。
潇潇帘外雨,甚繁红都洗,未收梅溽。
水驿烟昏,僧廊月暗,愁诵虞兮遗曲。

睡美不闻骤,梦回方觉寒。


因惊五月到,只作九秋看。


田野新茅屋,江湖旧钓竿。

一片潇湘落笔端,骚人千古带愁看。


不堪秋著枫林港,雨阔烟深夜钓寒。

乐岁农家喜夜春。
朝来收宿雾,快新晴。
云移日转午风轻。

梦觉呼童问几更,未应先作不平鸣。


山深六月有秋意,夜静满城惟雨声。


四海虚名此身愧,百年浮世寸心惊。

薄暮风色寒,移舟宿前渚。


欹枕不成眠,孤篷夜来雨。

寒潮乱拍滕王阁,暮雨横江呼鹊鹤。


江豚拜浪长比人,芙蓉玉箸双双落。


乱苇残葭水外看,秋衣未制已迎寒。

欹枕西窗梦乍惊,楼头风雨入残更。


愁听绕树啼乌急,并作呼雏返哺声。


鸡骨病馀还里药,鲛珠泪尽尚沾缨。

卧起自徐徐,闲情任卷舒。


馀寒正月里,微雨五更初。


绿遍湘南草,鸿回岭外书。

绝塞闻茄泪,虚窗听雨心。


共牵千种恨,并是一悲音。


已厌宾鸿叫,还添蟋蟀吟。

问津绕皂口,旅宿又乌兜。


落叶迷官路,流云锁驿楼。


风悲闻虎啸,月黑共猿愁。

一夜杪秋雨,离人万里心。


蛩声上砌急,烛影入帏深。


不为功名薄,翻愁年鬓侵。

细雨轻寒梦不成,萧然一榻自生平。


严城春夜近无梦,野寺云溪渐有声。


林外不妨花落尽,篱边犹爱笋初生。

夜雨卧山斋,山空百泉响。


飞岚度虚棂,孤灯煨幽幌。


馀花愁尽落,细草忻初长。

长忆红楼离夜语,月满芳尊,赏月人遍去。
自见月圆无此苦,年年情恨天难补。


欲唤姮娥凭说与,泪湿花枝,故作黄昏雨。

好月一年能几见,待得圆时,抵死云遮遍。
可惜良宵天不管,酒灯暗雨深深院。


梧叶洒阶愁万点,不听清歌,已是无肠断。

细雨斜风转寂寥,闹春灯火第三宵。


姮娥爱影收鸾镜,歌吹生寒湿凤箫。


此夜金吾还不禁,多情银烛更高烧。

人间六月火龙蟠,只道床头瀑布寒。


底事江南连夜雨,五更欹枕怯衣单。

一夜山中听雨眠,重檐深院烛花偏。


珠湖滩下水三尺,不知流却木兰船。

建业当年骢马游,岛夷无定万家愁。


心悬吴越严兵日,身隔江淮抗疏秋。


耕稼可曾怀上谷,艰难每自念中州。

席畔幽芳合,相留客尽欢。


天将雨色暝,夜使菊花寒。


取醉飞觞促,题诗剪烛看。

禅窗夜雨不成寐,侧枕微吟聊自慰。


老僧破竹编疏篱,滋养菊花开也未。


葫芦架底乱寒声,薜荔墙间浮湿气。

夜来殊不寐,百感古今情。


道在楚骚重,年衰燕侠轻。


轩庭回爽气,风雨失残更。

冒雨一乘兴,仆夫应畏难。


交从今夕定,情自故乡看。


城迥钟相隔,槐疏鸟共寒。

广庭狼籍落花深,遥夜清愁易满襟。


细雨空斋闻北雁,远钟残梦忆东林。


酒香不暖交杯玉,灯影偏明屈戍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