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夜雨岂不好,欠竹与芭蕉。


可想春意足,不闻声萧萧。


清梦江之南,云霓正逍遥。

夜雨听沉寂,颇似嵩少时。


但怪越江上,非此严冬宜。


重冈迷积霰,故山今付谁。

厚矣皇恩得谢休,萧然白发更何求。


雨声中夜生高兴,不似官人身外愁。

夜雨霪难霁,沟塍复乱蛙。


轻寒侵病骨,馀响答空阶。


杜子嗟沾湿,庄生失渚涯。

湘水泱泱,楚山叠叠,雨光云影涵秋。
墨花溅处点沙鸥。
临断岸、渔村撒网,傍暝暮、荻笛吹舟。

山南山北雨翻盘,聒耳泉声白昼寒。


欲向空林较晴雨,扶藜须对晚霞看。

四处春雷起蛰龙,群山万壑玉淙淙。


飞泉一夜添千斛,总为烟鬟洗秀容。

谁遣闲愁到酒边,感时触事意相牵。


计缘衣食家为累,梦落风波道苦邅。


孤坐有怀徒耿耿,忧心无地不悁悁。

静夜风逾响,孤舟雨较多。


听篷惊梦断,欹枕奈愁何。


再想鸣珂入,初残扣角歌。

蓟北雨连晓,江南定若何。


还应碧窗里,灯影暗银荷。

无雨无风愁寂寂,大风大雨益凄其。


不知绝塞如何好,便使同床泪亦披。

风雨同床定赋诗,诗中定话苦相思。


老僧恨不冲泥过,只恐天晴又别之。

是夜闻秋雨,萧萧更不禁。


崎岖万里梦,缭绕十年心。


处世明知幻,衔恩奈独深。

蓉帐香消,桐阶叶乱,潺潺搅碎愁肠。
一缕凉飔,飕飕透入疏窗。
梅花逊我三分淡,亦难禁、如此昏黄。

月被云迷,花逢雨折,古今缺事难全。
一夜江风,无端吹坠尘寰。
芳心枉自如霜洁,怎禁它、一例摧残。

残红宿雨带轻风,点缀东篱花气浓。

一枕清凉减百忧,不知日影上帘钩。


钟声惊破黄粱梦,空羡人间有莫愁。

故人去几年,风物尚凄然。


芦雁鸣秋水,渔灯动夜船。


龙沟一夕雨,苇荡半溪烟。

多雨涪江夜,衔哀旅泊时。


老莱犹有彩,温峤已无裾。


水气侵床冷,乡心入梦迟。

炎熇横侵,火云乱拥,终朝沾透轻衫。
陡来凉雨,风卷入湘帘。
似听潮声夜发,庭柯响、飞瀑高檐。

翠被拥无眠,睡鸭沉烟缕。
闲对梅花说断肠,窗外连宵雨。


屈指十年寒,此景平分取。

春色无情老,宵云有恨低。


轻寒借鸿驶,早暝入乌啼。


晦烛风生幔,漂花溜涨溪。

冬夜如年,客枕无眠,怎到天明。
待数残二十五、寒更点,听馀一百八、晓钟声。
雨脚敲篷,滩头激缆,总与离人诉不平。

槟榔池上芭蕉雨,更种垂杨十六株。


中有玉堂萧散吏,检书正对《辋川图》。

雨歇青林迥,虚斋生夕凉。


帘帷方度月,枕簟已怀霜。


地角家何在,云端路转长。

雨馀林暑尽消残,凉气侵肤却素纨。


万里碧空秋淡淡,一天清露夜漫漫。


桂香暗结黄金粟,桥影斜涵白玉盘。

银蟾万里转长空,玉宇琼楼入望中。


夜静天香飞满院,纷纷桂子坠西风。

灏气横秋玉露浮,瑶天云静雨初收。


虚堂添得凉如许,珠箔通宵不上钩。

牛角何多事,绨袍不耐寒。


雨馀山里月,清冷别为看。

夜雨频当枕,疏篱早入秋。


乡思随雁度,客计逐萤流。


活火开新酝,拈花忆旧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