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雨花台畔乍停车,重睹青鸾下玉除。


大府宾僚迎独坐,中原豪杰避前驱。


云飞雒邑朝巡外,雪满梁园夜燕馀。

十年尘土快遭逢,碌碌惭为国士容。


业在只应扪薜荔,恩深何处效芙蓉。


寒风海甸驱千鳄,晓日天门扈六龙。

雨露经时竭海壖,东南民力两茫然。


潢池骤喜惊波息,沃野重看化日悬。


气象三垣元拱极,勋名八柱已擎天。

东南海色何苍苍,旌旗夹岸澄清光。


迢迢斧钺自天下,帝遣中丞巡朔方。


铜符玉帐分千里,画甲雕鞍围绣绮。

国士知从最少年,飞扬腾踏拟无前。


何难虎观名三百,总为龙门路八千。


太白东南孤配月,长虹西北远连天。

锦瑟沈沈夜未阑,胡床明月坐来寒。


抽毫久愧门人籍,伏剑重登国士坛。


一壑龙门怀豹隐,千山燕阙话鹏抟。

念载门人籍,千秋国士期。


长镵惊老大,短褐愧支离。


宿草孤帆近,生刍一剑迟。

尚记抡才日,鸡群识凤毛。


尘埃援锦瑟,雨雪赠绨袍。


德并生成大,情兼怙恃劳。

七台初返旆,九曲罢扬舲。


琬琰留中秘,辒辌出大廷。


山川摧间气,海宇泣英灵。

渐觉三台近,俄惊八座空。


高牙悬落日,大旆飒悲风。


部曲讴吟外,宾僚怅望中。

羽节吴山驻,貂裘汉殿来。


诗书三代佐,文武万邦才。


日惨中丞幕,云寒上将台。

绝学传邹鲁,洪都陋汉唐。


君王悲大树,父老泣甘棠。


百万清油底,三千绛帐傍。

间代钟豪杰,嵬然岳降神。


三朝传政绩,万国待经纶。


赋就悲题鵩,书成叹获麟。

甲胄重关静,楼船大海闲。


勋名韩范后,筹略管萧间。


月拥丹旌度,云拖素旐还。

天上文昌居上将,人间武库动兵符。


雷霆风雨谁能料,沧海鲸鲵立可屠。


江石虚闻传八阵,水犀曾见沼三吴。

吹角千群寂不喧,传呼屋瓦尽皆翻。


不观灞上同儿戏,安识条侯将令尊。


气肃金天开组练,烟销铜柱定乾坤。

肃肃百僚瞻独座,翩翩诸将列连营。


胜风暗结鱼丽阵,杀气先传草木兵。


戈拂西山回落日,剑横东海倚长城。

风云高拥柏台森,草野趋承此日心。


望重庙廊尊节钺,神闲水石惬山林。


东南五岭看春早,北极三秋入梦深。

悠悠不见鹤归来,大地伤心变劫灰。


半世天涯添白发,何人松下酹青苔。


云深松径狐狸卧,月落空山杜宇哀。

彤弓卢矢蕊珠庭,瑞霭遥连执法星。


圯上密传书似素,台中独坐鬓犹青。


人看剑履依三极,手握风云驭百灵。

圣武布遐陬,肤功张仲优。


师中推长子,晋锡重康侯。


忆昨闽邦震,真成海若羞。

传呼小队出夷门,屏却朱斿款绿尊。


辛苦东方犹待诏,别离江令几消魂。


素衣未遣京尘化,铁钺能回国步屯。

温洛嵩高天地中,千秋再见凤游空。

直缘干羽修虞典,可但循良溯汉风。

盟府论功铭熟釜,内廷锡宴赋彤弓。

开府黔阳万里遥,西南天地画铜标。


尽令盘瓠安蛮落,自昔牂牁奉汉条。


羽扇麾兵丞相垒,铙歌帐饮侍中貂。

药洲曾忆执经游,一别梅关十二秋。


疲病风尘犹闭户,飘零南北自登楼。


家人产薄何尝问,国士恩深未易酬。

佳气葱芊望不遥,汉家宫殿切丛霄。


五陵车马今何在,依旧斜阳白下桥。

丽日香风恣远游,试观谁乐更谁忧。


晴翻宿麦有驯雉,春透荒郊无喘牛。


问俗偏于悬磬室,忘形真似泛渔舟。

沿溪红紫乱开花,春色撩人逸兴赊。


公借游观分雨露,民依稼穑作生涯。


苍江东岸层层起,绿树连村处处佳。

东海何年化巨鳌,南山千仞对城高。


悬车密拥蓬三径,浮苇时航水一篙。


竹坞云来歌并遏,松厓风入酒俱涛。

当春愁绪转难裁,卜夜空怀旧雨来。


世事岂须疑按剑,人情只合付深杯。


渔樵别有烟霞约,泉石应无燕雀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