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小楼动秋意,风雨忽来时。


暗失黄尘陌,平开绿草池。


朝闲成久卧,气爽得新诗。

邺王城外雨漫漫,旅客惊心夏欲残。


平地波涛吞道路,极天云雾失峰峦。


疏灯闪闪沧洲夕,乱苇萧萧白鹭寒。

夜来雨何急,睡起问儿曹。


秋响门前水,寒生树里涛。


素居邻市井,老计托风骚。

四百峰中雨,倾盘聚此峰。


眉分双涧瀑,雷起隔溪龙。


土嫩难禁水,心悲易怯风。

建瓴败屋方倾雨,垂罄空囊正念饥。


渐见炊烟多笑语,可怜僮仆太无知。

一夜银河泻欲干,桑田几似海漫漫。


岸颓墙仆吾无憾,栽活苍筤数百竿。

首夏三衢诸涨发,西安县前江可怜。


乱流涌树忽失岸,高浪卷花时近船。


大地且忧及昏垫,巨川欲济那洄沿。

闲里光阴已自娱,近添衰病更宜居。


罗禽乐甚无宾客,庭草欣然罢吏胥。


一霎阴风催下箔,满堂流水唤开渠。

谁报江神我欲西,怕传新句落檀溪。


江头一雨泥三尺,车没双轮马没蹄。

淋浪翻一雨,拳局下层坡。


险尽平川出,村宽古屋多。


风烟随地辟,鸡犬觉声和。

醮事初严雨已倾,神车西上百川盈。


坐令田里三农喜,身见邦侯一念诚。


欢动追锋归禁近,福回眉寿奉亲荣。

熟睡俄惊簟未收,披衣侧坐且搔头。


飕飂隔屋听吹瓦,滂沛连床定满沟。


晓起见山全带雾,午晴沿涧尚周流。

连朝秋雨起秋风,梦觉吴山第一峰。


离合乱云思过雁,去来斜月听吟蛩。


寂寥仿佛天容澹,摇落相看野色浓。

申祷山川便作霖,耘苗时候想田深。


且欣小暑能如此,更愿新秋得似今。


早稻欲花将就实,晚禾成叶未抽心。

钱塘祷雨上天竺,大士往来烧宝香。


支郡神祠亦照答,自鸣山出气苍茫。


风投襟袖带衣宽,短发重搔为整冠。

香凝藤枕簟如冰,飞掠纵横雨点声。


云脚明开时暗合,坐寻馀菌取茶烹。

檐宇阴阴听雨眠,推窗清润满平川。


旧低竹叶新槐卷,当见横流入稻田。

高车驷马断经过,只见春农说早禾。


得雨又还伤谷贱,不知谁与缓催科。

瓮头白酒香初酿,凭藉一杯归太和。


本自无愁更何喜,暑风池上看圆荷。

草树离离半拂烟,雨滋芳润转青妍。


山人整屐山边去,黄鹄白鸥时导前。

午夜风生雨泻檐,纱幮竹簟梦钧天。


晓来拍岸波声急,六月如秋意飒然。

海角地蒸雨,江南天要梅。


晚春知望久,中夏得愁开。


郁郁阴阴过,绵绵浩浩来。

炎蒸经月掩荆扉,城市红尘十丈飞。


井水欲干犹可忍,空山不旱已常饥。

七夕凭谁问,双星柰尔何。


劫来行暮雨,早已失天河。


不见停梭去,宁知乞巧多。

正喜漏沉宵静,陡送繁声到。
琤瑽不是先时小。
是骤雨跳珠,怒号万窍。

黑云连阵雨声寒,骑马萧萧向掖垣。


平地急惊成海子,御沟全似泻河源。


担夫没屩犹探路,从吏篝灯不到门。

满意鳌山,一天星月交相射。
春霖无藉。
误却千金夜。

迅雷殷殷声动地,一阵灵风送阴气。


忽见四龙垂半空,头角犹在乌云中。


三龙蜿蜒只摇尾,一龙爪欲翻海水。

迢迢石径入林端,未到黄茅力已殚。


鸟啄亦愁泥滑滑,雨声如竞雪漫漫。


剡溪兴尽真须返,蜀道歌成未是难。

精舍山盘雨里斜,藏书何处更烟霞。


未窥祭酒兰陵简,独把徵君栗里花。


留客清尊沾沆瀣,怀人新咏寄蒹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