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争渡行人簇水边,水中鲛鳄惯垂涎。


从今何待跛男子,共载谁非利涉川。

龙洲旧说红都胜,象罔今逢赤水珠。


更挽春衫来比并,如缠十万上江都。

讲堂昔日飞三鳣,学馆如今益十龟。


文字之神君勿卜,明年春榜印累累。

籍甚天支万事通,伤哉人爵一生穷。


飞英北固谗何极,游刃西昌秩未终。


千骑绝怜成画饼,八人乃忍助融风。

晓挂船窗看,苍茫暝色分。


前山知有雨,流出满江云。

金阙岧峣天柱安,瑶阶千折上危阑。


妙香不断朝天路,真气时逢礼斗坛。


羽客尽擎青羽盖,云仙皆著紫云冠。

万峰蹲踏向天门,仪卫森严黑帝尊。


士女焚香杂环佩,真官拜表领幢幡。


心归净乐生身地,口诵降魔度世言。

皇家香火此开宫,上帝由来有寓公。


雷电曾驱太一阵,楼台真殚鬼神工。


霓旌拂雾斜连汉,宝盖浮烟晚御风。

百里天街石路平,游人指点近瑶京。


芳林隔水闻花气,虚谷含风有鸟声。


衣上岚光千片落,帷前山色数峰晴。

穹窿太和,上参冥莫。


近接嵩华,远拔衡霍。


明后有作,是称灵岳。

小童学炼白朱砂,轮向天坛扫落花。


玉管金炉解迎客,碧云遥指太清家。

琼台金阙郁重重,上界常教雷雨封。


一片仙云凝不散,夜来还过二茅龙。

瑶阶步步整金莲,密语低声诉上天。


罗帕捧来酬醮礼,金钗施尽当香钱。

青鸟书归度海霞,斑龙车引上真家。


榔梅树下多成实,仙李峰头解作花。

百寻铁锁系雕阑,千折瑶阶莲步难。


露洗玉颜溅霓服,风吹雾鬓拂星冠。

怀仙复问玄,倚岫且听泉。


深谷时穿地,长林共隐天。


鸾书裁一纸,鹤语已千年。

谷转迷丹洞,山分出石关。


人疑骑鹤至,客似御风还。


天乐行相引,琪花坐可攀。

淩晨石路开,披磴陟丹台。


素女焚香去,青童捧药来。


岚飞时作雨,涧响忽成雷。

秋山行不尽,望望意何穷。


飞观疑无地,悬崖似挂空。


人行碧雾里,鸟语青林中。

云峰自送迎,涧道乱纵横。


林木有千岁,山禽时一鸣。


雨来岩岫失,风过石泉清。

几年郎署振芳声,一日都门促去程。


霈泽已随除目下,清时宁遣谤书行。


马蹄雨足山东路,鳌背云收海上城。

田家春起早,鸡唱启柴扉。


扫石临流饭,携锄带月归。


晚山岚气寂,秋雨稻花肥。

春色饶江舸,仙山觅太和。
翠台孤日动,金殿五云多。
汉水桃花泛,襄城燕子过。
一鞭加尔肤,万刃划吾腹。
就令猛于虎,何忍食子肉。
世无冷镬汤,邑尽活地狱。
我本田家子,驱来作长官。
政虽无小异,民却自相安。
静或焚香坐,闲因展画看。
只被饥寒两字催,辄轻汹涌易崔嵬。
篙师方借北风去,驿使忽将南信来。
钟鼎孰非相邂逅,江山何惜且徘徊。
福建人才古邹鲁,文章师匠道宗主。
馀子姑作寻常看,此公仅能一二数。
太学颉颃赋争衡,凌云之气掷地声。
粉泪辞丹禁,红颜冒虏尘。
南天惟有月,北地更无春。
笳鼓凝芳梦,轩裾掩翠颦。
江月才几望,长空银浪生。
一轮秋未满,万里夕同明。
影散黄金粟,光摇白玉京。
坐深棋局散,落日已衔山。
鸦散浮云外,蝉鸣深树间。
客邀新月饮,渔趁暮涛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