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故人不仕意如何,岂爱清风一钓蓑。
伐木不违千古义,首阳西望共嵯峨。
诸将勋名占上台,桐江烟水独徘徊。
谁知千载风尘后,不见云台见钓台。
清晓扁舟维岸阴,百年几渡来登临。
游人仰扳石磴险,飞台俯瞰沧波深。
客星帝座一时事,江水云山千古心。
四七之交龙斗野,九围版籍归真主。
迢迢天上客星孤,长据桐江一勺水。
玄黄屡劫几经春,汉鼎如何及钓纶。
卯金祚中微,垂钓严滩上。
文叔乘六龙,道亨节弥亮。
时出见素心,加足动天象。
高风千载已如斯,初渡游人拜古祠。
滩水滔滔云杳杳,夜沉谁识客星移。
严滩西渡绕晴空,古迹苍茫入望中。
汉代山河今已矣,钓台犹自挹高风。
严子滩头百尺台,九霄丹凤倦飞回。
云消马首诸峰出,雨过桐江一镜开。
极目烟波堪笑傲,忘机鸥鹭自徘徊。
当年应诏即辞回,垂老青山一钓台。
自是子陵有高节,因知光武是雄才。
君臣义重终难泯,故旧情深两不猜。
严公英魄去何之,江上空馀旧钓矶。
古木苍烟鸲鹆噪,清波白石鹭鸶飞。
山中秋色香粳熟,垄下朝寒赤鲤肥。
雷雨昆阳卓战功,芜亭麦饭几途穷。
烽烟断处炊烟起,风雪芦花一钓翁。
霜落秋城木叶丹,客星祠畔肃衣冠。
故人无意骄同卧,天子何能屈一官。
严濑江山空浩渺,原陵松柏自高寒。
千里江山一钓竿,高台终古拥巑岏。
经过热客知多少,都被先生冷眼看。
故人不是为天子,同学如何有钓台。
七里青山千尺水,画眉声里碧桃开。
桐江江涨接西泠,相望遥遥两客星。
烟水似随高士去,湖山还为使君青。
天涯驿路怜芳草,画舫鸥波隔远汀。
功名束缚几英豪,无怪先生抵死逃。
坐钓桐江一派水,清风千古与台高。
泊舟钓台侧,敬谒严子陵。
碧山如佩环,水作锵然声。
定知千载后,尚复有遗灵。
功名束缚几英豪,无怪先生抵死逃。
坐钓桐江一派水,清风千古与台高。
四皓逃秦终翼惠,伯夷避纣亦归文。
先生岂是忘君者,最有维持汉鼎勋。
悬崖断壑少人踪,只合先生卧此中。
汉业已无一抔土,钓台今是几秋风。
同学刘郎已冕旒,未应换与此羊裘。
占断烟波七里滩,渔蓑轻拂汉衣冠。
高踪磨出云涯碧,清节照开秋水寒。
泽国几家供庙食,客星千载落云墩。
足加帝腹似痴顽,讵肯折腰求好官。
明主莫将臣子待,故人只作友朋看。
短棹夷犹七里滩,人亡依旧水光寒。
汉家名节君知否,尽在君家一钓竿。
子陵垂钓逐江流,相与登台作共游。
红叶黄花三峡雨,高风亮节一天秋。
四围黛色迷青眼,满幅烟云锁绿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