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乌鹊翻飞月满城,可堪漂泊旅魂惊。


三秋共赋嗟吾老,四海论心见友生。


天转明河分夜色,风摧落木乱寒声。

琴书万里老莱心,梅岭鹅城路更深。


黄映官衙秋里菊,绿招游兴酒边林。


龙门旧事谁堪续,狐腋蛮风不当侵。

披襟尤爱事南图,鹊起曾闻溢庆殊。


司马文心原锦绣,徐陵笔架是珊瑚。


诗裁仙径先红羽,月泛珠江满玉壶。

万室边江次,孤城对海安。


朝霞晴作雨,湿气晚生寒。


苔色侵衣桁,潮痕上井栏。

西施苏小卓文君,画笔相传窈窕真。


虽有金珠并粉黛,恨无笑语与精神。


一樽美酒留连客,千载芳魂著莫人。

绣衣不为吟哦出,诗料纵横簇眼前。


岩鸟杂鸣诸部乐,石苔乱布五铢钱。


焚香乞水痴求雨,刻木通泉巧溉田。

归去来兮,青山好、欲归便得。
人世事、风前灯焰,梦中槐国。
驿马出门尘土路,舫斋听雨江湖客。

香拥红云,影摇青盖,水宫竞斗明妆。
天然异种,谁数并头芳。
月地恍疑人影,湘妃醉、春散香囊。

玉河草色正薰衣,下马官斋昼掩扉。


客共主人清话久,莺啼深处雨霏霏。

西风薇省散鸣珂,把袂都亭奈别何。


驻马白华河上近,渡江红叶雨边多。


蓟门砧动催鸿雁,苕水帆归掠芰荷。

幼为逃难者,才省用兵初。


去国三苗外,全生四纪馀。


老头亲帝里,归处失吾庐。

忆昔战秋闱,不复返只轮。


嗟此无用学,棘猴费精神。


当时羞见月,月岂欲负人。

北极跳宜碣,南瞻尽闽瓯。


眇观此瀛海,浮空竟千秋。


瑞光出冰轮,千丈开云头。

月行十三度,昼夜风轮急。


不知谁鞭策,行天出复没。


我欲诉清虚,云路九万级。

寂寞空阶草乱生,簟凉风动若为情。


不知独坐闲多少,看得蜘蛛结网成。

墨花落纸照兵帷,山色随人到县墀。


官事纷纭谈笑办,民情深隐揣摩知。


竹君笑我食无肉,松子坠衣行有诗。

久免荷锄役,闲曹性所宜。


杜陵投幕府,山简爱鱼池。


小品签仍下,阴符箧懒窥。

官闲得高枕,瓶粟便堪欢。


小市薪蔬少,孤城药饵难。


褐长知渐瘦,发短怯新寒。

萧散从吾好,卑栖免俗猜。


游梁差学赋,入洛敢言才。


牒以求闲上,门因好事开。

五夜尚馀镫市兴,一尊仍引褐衣闲。


星摇海上常朝斗,阁倚城头每见山。


曙色渐分旌旆外,春声多在鼓鼙间。

逢师岭下问三乘,几度吟诗绕佛灯。


别后听莺官舍晚,每从闭处忆高僧。

征轺计日问长亭,筠上从君倒玉瓶。


宪府戟枝移竹院,官池波色上莎厅。


频瞻南峤云俱白,三渡西江草又青。

廨舍荒秋色,居然似海隅。


风餐思石劫,井汲清山都。


竹下清羸胜,星前惨淡殊。

傲吏心何慕,幽居兴颇增。


竹斋当晚净,萍沼入秋澄。


朗月邀清咏,浮云傍曲肱。

把臂入林久,修心自有师。


斋头题短偈,牍尾草新诗。


行药全妨读,听松未废棋。

山雨村舂绝,空囊索米人。


检书交态尽,隐几倦游真。


林密多羁羽,池荒有涸鳞。

善侠贫偏甚,为儒老更迂。


印封嫌吏请,瓶罄遣儿酤。


官马刍新减,公田秫半芜。

俯仰人间世,支离亦可怜。


年劳多在告,月请久无钱。


笔已墙阴积,瓢于涧树悬。

暇时观飨射,高揖汝南生。


瓠叶聊为礼,楟花不辨名。


井丹修谒简,玄晏注书成。

闭门河上馆,散帙适高秋。


图下惊山响,琴边听水流。


外兵陶氏隐,佳句帛公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