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碧酒三杯春又生,偶逢骚客各披倾。


杨雄识字终谁让,家媪知音却屡更。


旧管一题都迭荡,新收半卷转高明。

独立沧茫笑此生,瘦筇几尺也扶倾。


新传只屦无多售,旧滥吹竽亦小更。


往往诗囊随李贺,深深酒盏寄渊明。

草长津南薙复生,阴晴天气欲相倾。


短檐风暖偏宜睡,古瑟弦歌且莫更。


有客舣舟留信宿,呼儿问酒出黎明。

羞将白发对黄生,信未通前意已倾。


门静客稀偏足话,山回埭远不知更。


鸡鸣桑柘孤村晓,日出东南一角明。

病里风光如隔生,泥尊名酒为谁倾。


不将莼菜还张翰,也把茅根与率更。


松下白头眠卓午,沙边赤脚步平明。

风光何处可怜生,共把闲愁向酒倾。


今日花非前日看,少年人到老年更。


秦倾武穆凭张俊,蜀取刘璋病孔明。

酒醒西岩看月生,此怀此夜向谁倾。


百年自信官清淡,两耳那闻世态更。


露饮秋兰分楚客,诗连石鼎对弥明。

礼乐犹存鲁两生,至今闻者尚心倾。


乾坤已正高皇统,制作还随汉事更。


世情迥与淳风别,山色须看过雨明。

午枕清风汗不生,鼻雷打到日西倾。


东西山色移床看,六十年光转瞬更。


庐阜白云真太华,玉台高阁小朱明。

一茎白发未生鬓,四尺黄金犹带身。


归去且看湖上月,相思还慰岭头人。


情关远别诗难写,花不能言鸟为申。

午枕起攀庭树株,见戴白笠送君书。


开缄快读不见字,世间滚滚终何如。


倾盖一谈未可少,怅望万里徒区区。

父老连村拥画航,东亭西日引杯长。


旧是宰官今宪副,后来新会古桐乡。


指挥戎马能千里,表里山河捍一方。

疏梅瘦竹晚相扶,又见篱根一岁徂。


老向往来多不记,平湖平问郑公书。

江城无处不通潮,风叠寒漪色更娇。


诗舫飘飘向何处,高凉西去不胜遥。

咫尺圭峰不见台,春云将雨几时开。


山中一径无人到,除是青天画舫来。

江门春浪两涯平,半醉船如天上行。


坐冷烛花归问夜,逢逢津鼓欲三更。

壶山八面照莆阳,吴氏传来奕叶芳。


莫向通衢高绰楔,只谈世业教诸郎。

金带累累梦欲通,庭柯忽撼夜来风。


白头相见知何日,挑尽残灯碧玉中。

黄花簪满碧方巾,已作人间了事人。


筹策庙堂无我梦,只将杯酒托经纶。

今古一杯真率酒,乾坤几个自由身。


春风回首黄岩会,醉插花枝少一人。

炎氛莫近使君骖,清雨为洗瘴天南。


圣朝简畀公何忝,长夏驱驰老尚堪。


林下朝朝还暮暮,水边两两复三三。

蹇蹇张兼素,从君致匪躬。


天来今日定,书展故人封。


贾傅生还恸,湘累死亦忠。

十载青衫傍帝都,乡心遥夜忆莼鲈。


林间赋客闲三径,天外归人问五湖。


秋雨帆樯连白帝,碧云原庙锁苍梧。

歌襦棠郡留遗爱,建节霜台拜宠荣。


此去威名庐岳重,向来风节秀江清。


春城祖席维征骑,晓驿楼船动水程。

渝水蒙山墟上居,彩衣计日拜庭除。


寒星拥传催旄节,朔雪趋程奉简书。


城隐三吴开府地,战收千舰用兵馀。

他乡相见故人稀,听唱骊歌欲湿衣。


数酌犹临碧水坐,两舆空指暮林归。


池台月浸薇堂影,绣斧霜传桂岭威。

天南岁晚更依依,朔雪寒云绕树飞。


投馆惊看风土异,临觞怅忆故人违。


情同漓水仍西注,身似春鸿向北归。

独怜德耀配梁鸿,闻道闺门更肃雍。


教子诗书成伟器,蔫蘋宗庙想遗容。


班衣谩渍当时泪,手线犹存旧日缝。

肩舆一霎度层冈,思欲振衣心未遑。


望阙直穷千里目,思乡欲断九回肠。


谩怜我辈身多病,独喜吾民岁屡穰。

西蜀奔驰万里赊,粤南回首在天涯。


九盘磴道狼牙渭,满目风烟鸟道斜。


袛恐山灵讥白发,未嫌尘土扑乌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