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岩邑萧条早闭关,翠屏高映讼庭间。


官同潘县栽花至,客到龙门御李还。


衙听孤莺声共放,吏兼双鹤影俱闲。

淮浦东边月影斜,相思何处问琵琶。


别时折是章台柳,梦里歌为玉树花。


万里客魂销绿鬓,几回幽恨寄红牙。

六溪疏柳几条斜,不异柴桑处士家。


日午山窗书薤叶,春深江阁画梅花。


邻庄与弟同渔猎,古寺寻僧共结跏。

逆旅裁书问道安,故园明月几回看。


身闲对客题诗易,岁俭逢人乞米难。


风动空山孤锡响,霜深禅榻衲衣寒。

隔岸惊闻伐木歌,橹声摇月下黄河。


六溪昼静枯桐冷,三径春深芳草多。


满路繁霜凋客鬓,半江寒雨梦渔蓑。

长贫家累少,有道世缘轻。


山许高人占,田归别主耕。


老惟安落魄,隐不爱虚名。

各送皆先别,君留更一宵。


江头两分手,相对各魂销。


南望驿楼远,北看帆影遥。

万仞高峰列翠屏,寒云流白树流青。


恍疑九曲同游日,对坐溪边铁笛亭。

余昔过湓城,严冬滞风雪。


望山魂爽飞,泥潦不可越。


石镜思一窥,松门未由谒。

著书太史似龙门,东观椷縢几万言。


六傅使因持节重,千秋名岂裂麻尊。


周南未许仍留滞,吴下何由复记存。

一代名家大雅新,胎簪山色尚嶙峋。


紬书石室今良史,典秘兰台有世臣。


策杖我寻浉水月,挥鞭君醉蓟城春。

云暗少城东,看夕阴昏处,新绿初显。
惆怅独归路,送天边春眼。
湘水泛舟何时,早燕子、分明樯上见。

空山霜气深,落月千里阴。


之子未高卧,相思共此心。


一夜梧桐老,闻君江上琴。

初离膝下时,朝暮常相忆。


转眼半载馀,中心更悱恻。


翩翩空中鸟,欲飞有羽翼。

数点红蕉挹露浓,窗横楝影互蟠胸。


花间酬酒邀明月,电话三更断壁钟。

海上思君倍怅然,新恩同拜九重天。


重杨不绾离情住,眷恋庭闱忽七年。

南国甘棠爱戴同,园亭结构善尤工。


斐亭艳说江郎笔,独有才情压海东。

春风桃李簇花开,云海亲身洗眼来。


衣钵师传钦硕学,始知岩邑有澹台。

月浮荷影了无尘,积暑初降雨气新。


尽日荡舟忘士女,一波摇岸作澜沦。


众中得乐成黄蘖,湖上思君骋白蘋。

庭汉无纹,消碧浪、遥看阆蓬。
青眼里、十洲琼树,五粒苍松。
千鄣云涛冲暮霭,半奁虹带勒晴空。

病房最忆填词侣。
只尺相思千万语。
乍将离绪换相逢,一笑眸明情默许。

楼外沧波,纵目断、多少素澜。
偏惊见、梦中图画,还识青山。
玉镜慵窥明月靥,吴霜羞带簇花冠。

昨夜入我梦,今朝得尔书。


彽徊一水上,凄断八行馀。


欲去愁江永,期归在岁除。

凭高何事独悲吟,有美西方惠好音。


客到饔飧铜是海,宅浮书画镜为林。


插萸香满发已短,落帽风微秋正深。

凌云奏赋白云郎,蹀躞春风入建章。


两邑甘棠人堕泪,三司丹笔独含香。


趋朝不谒牛仙客,历试曾闻薛许昌。

龙门何处郁相望,南浦西山帝子乡。


帘外落霞长掩映,楼头彩笔正飞扬。


高名且缓求荆氏,巨室今闻得豫章。

栖栖铩翮尚惊弦,自笑蒹葭倚玉年。


彩笔曾吟红叶句,青藜同照白云篇。


悲歌我已辞燕筑,戮力君应着祖鞭。

上林枉老却知还,千仞翱翔不可攀。


万斛词源浑是海,半生笔冢矗于山。


厌听噪鹊辞彤管,懒着□雕冠玉班。

梦魂不到紫薇天,却忆鸡坛索赋年。


自是入宫皆见妒,敢云同病更相怜。


沧溟力破风霜挟,锦绣堆成日月悬。

怀人对月坐更阑,木雁题门指又弹。


月闰玉盘今再转,秋中桂影却重攀。


去年此夕秋将尽,此夕明年秋亦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