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明光清晓玉开关,脚踏金銮近侍班。


行尽九重天上路,正临方丈海中山。


紫薇阁对青霄近,红药花翻白日闲。

扶桑日出天开关,江南太守初赐环。
鸳行旧班三尺脚,踏他龙尾回天颜。


是日奏对惊众目,措国不动安如山。

海屋婆娑不记年,好春看满绿杨颠。


方凭深念熊罴坐,遥带祥辉燕鹊传。


四叶门楣天所大,一花世界道开先。

高士何须轻主簿,客星今欲上灵槎。


题名趁取台中旧,前后龙头属当家。

浮云过目勋华尽,下惠三公定有无。


巾石乞归对怀玉,也应多谢左偏枯。

世乱隳节义,临危忘大伦。


此风何可长,此恨何由申。


仲尼忧万世,作经因感麟。

香逐西风起,氤氲入杳冥。


不知从此去,几日到辽城。

八咏当年诧妙才,鸣琴南国暂徘徊。


循良政绩飞三殿,抚字声名动两台。


单父云当公廨入,河阳春傍讼庭回。

八公曾否下淮阳,五老真看出豫章。


梦逐非熊游绛阙,身将雏凤住黄堂。


冰桃坐上初留核,玉树庭中俨作行。

扶桑晴望海云开,蓬矢新看射越台。


玉树正从文苑出,金茎元傍武夷栽。


鹓雏灿烂淩霄翮,龙种飞扬历块材。

六朝门第盛琅琊,五叶儒绅冠海涯。


片玉蚤曾夸郤氏,三珠仍见属王家。


雌雄出匣俱生雾,伯仲当尊并泻霞。

袛缘香阁吏,领郡亦仙都。


重镇初移节,名山独剖符。


儿童迎彩鹢,父老认青凫。

上相同心日,真儒佐命年。


白麻初翊圣,黄阁骤招贤。


吐握回三代,吹嘘动八埏。

凤诰辉纶綍,龙光切冕旒。


坐调中极鼎,永作大川舟。


八表清风被,三朝壮节留。

六馆推名德,三司备羽仪。


麻宣鳷鹊殿,草辍凤凰池。


礼乐重兴日,诗书再睹时。

玉铉调贤佐,金瓯扈圣朝。


群龙齐捧日,双凤各凌霄。


大业皋夔近,荣名稷契遥。

翊运逢明主,匡时倚上材。


尊荣逾四岳,宠渥重三台。


瀫水初调鼎,华阳已筑台。

一夜求贤诏,欢呼万国同。


谟谋咨大老,启沃仗元功。


绝域车书会,中天剑舄崇。

满目乾坤事,关心社稷臣。


八荒悬密勿,九域藉经纶。


暖阁调羹夜,平台赐宴辰。

尚记临轩日,龙头曳佩环。


帝心悬北斗,人望切东山。


燮理阳春布,论思乙夜闲。

试县名方藉,专城宠骤加。


符分苍岭月,绶结赤城霞。


吏散朝行郭,官闲午放衙。

董傅儒流重,韦郎世业新。


陈诗闲白昼,学礼富青春。


大府高槐色,皇都走马尘。

天衢甲第丹霄迥,楼阁虚明望转微。


海日重光开冉冉,宫云五采映霏霏。


喜延宾客时分席,静玩琴书昼掩扉。

天上神仙居有府,海中楼观净无尘。


檐甍直捧丹霄日,竹树长含碧苑春。


梦兆麒麟生蕙阁,文裁鸾凤赞枫宸。

世外相投制锦中,交情即不与人同。


鹤翎出洞书常到,月影临山意每空。


渐觉官高侵北斗,可因神骏恋西风。

美人为政在罗浮,晋擢云中道更优。


已饮云霞窥宝箓,馀看经术羡中牟。


半帆峡水波争远,匹马江亭路正秋。

仙郎异绩成,清操彻玉京。


犊留淮土重,凫坐邺侯轻。


人爵青云蔚,天姿白雪明。

故人家住黄鹤楼,三年不到鹦鹉洲。


红尘面目事京局,清夜梦寐思林丘。


耸壑昂霄今老大,唾壶谈麈旧风流。

阁夜青藜可更探,君家文物满齐南。


明堂旧礼传公玉,石室新书续马谈。


此日去天真尺五,当年聚岳是星三。

山陵使者汉臣尊,丹陛酬功礼数繁。


插羽琼条参鼎位,延芳珠树傍台垣。


锡圭更绾中书印,拖玉频趋太极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