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衰鬓争如竹际苔,秋千犹记玉骢回。


短篱数尺花成簇,一日春悰不往来。

艳红香白遍游人,花柳酣歌识太平。


野客独谙闲意趣,草烟空爱一川明。

湖南寒食又今年,宿雨连朝洗旧烟。


竹叶酒边闲凿落,杏梢墙畔出秋千。


游欢殆类前生事,老态惟思白昼眠。

宛转龙歌节,参差燕羽高。


风光摇禁柳,霁色暖宫桃。


春露明仙掌,晨霞照御袍。

去岁清明霅溪口,今朝寒食镜湖西。


信知天地心不易,还有子规依旧啼。

灵鹊枝头久不闻。
闷来无意近芳樽。
纱窗几点清明雨,一院青苔自掩门。

啼鸟唤春分。
细雨销魂。
故园花悴女儿坟。

广陵寒食夜,豪贵足佳期。


紫陌人归后,红楼月上时。


绮罗香未歇,丝竹韵犹迟。

旅次经寒食,思乡泪湿巾。


音书天外断,桃李雨中春。


欲饮都无绪,唯吟似有因。

柳绵新,梨粉瘦。
脉脉消魂,池馆轻寒透。
一霎花梢斜日漏。

芳树啼莺絮乱飞,疾风吹雨送愁归。


梨花落莫还乡梦,麦粥凄凉展墓仪。


倦客忍听溪上曲,游人犹习水边嬉。

殊乡寒食亦风柔,桃李春香掩燕楼。


周子墓头谁拜扫,岳家园里自嬉游。


云连阃节旌旗暗,水泛商船鼓笛浮。

漪岚堂下野芳晴,杨柳枝头歇雨声。


笑逐游人城外去,沙洲沽酒做清明。

寒食常年柳未黄,今年花满旧池塘。


如何春色今年早,试对春风笑一场。

子推山上歌龙罢,定国门前结驷来。


始睹元昆锵玉至,旋闻季子佩刀回。


晴花处处因风起,御柳条条向日开。

南北相望万里天,七逢寒食益凄然。


草心有泪悲游子,麦饭无因洒墓田。


金部催科无暇日,粤山把菊定何年。

十月荒城住,三春故国思。


不堪寒食雨,偏助旅人悲。


节至那无酒,囊空赖有诗。

三月古松州,春风亦似秋。


天涯游子泪,寒食异乡愁。


麦饭思先垄,棠梨忆故丘。

寒食千山雨,春风万户烟。


风光非故土,身世在穷边。


旧冢孤穿穴,新坟妇哭天。

寒食又清明,偏伤粤客情。


悲哀闻寡妇,寥妇住孤城。


雨洗山松净,风摇陇麦清。

孤城细雨中,惆怅度佳节。


禁火食犹寒,思乡心转热。


花兼春共老,世与人相阅。

一月断烟爨,相传为介推。


割腕心何切,抱木情何哀。


黍饭与醴酪,终不入泉台。

水流乱石杂溪声,鸟啄残红照月明。


春色自来无去住,垂杨何故动人情。

山中寒食觉春深,一样春山几样心。


杜宇自啼花自落,白云终日覆层阴。

年来底事觉荒唐,无数春怀掩上方。


万灶寒烟逢禁火,千条弱柳送残阳。


岸高临水苍波远,日永看云紫陌长。

斗草阑干晚棹移,好风香出画罗衣,隔花临水见腰肢。


病枕久虚胡蝶梦,歌楼犹唱鹧鸪词,疏狂多误少年时。

春半馀寒未减衣,绿莎汀溆燕来稀,梦期何事镇相违。


一簇帘花残月地,数行门柳宿烟枝,画船灯火夜归迟。

辇下相知把酒稀,更逢寒食泪沾衣。


五浆道路何尝馈,三径荒芜未得归。


春事沉沈寒惨惨,暮烟漠漠雨微微。

上巳当羁旅,飘然浙水东。


好花闲照水,宿雨冷连空。


灵武兵方振,燕然信未通。

九逵初旭满辎軿,寒食东风二月天。


陌上垫巾谁傲睨,江边解佩自婵娟。


新妆几处登墙见,沉醉何人藉草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