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燕山南面潞河东,彩鹢归来更得风。
三辅地形春日丽,九重天色晓云红。
入城未觉琴书累,趋阙行看剑佩同。
春明一别老滁山,素食空添两鬓斑。
新命忽传天上至,孤踪犹似梦中还。
身依日月逢更化,职忝夷夔愧押班。
苒苒星霜七换年,故人已上碧云天。
书凭去雁虽无便,路出名都亦有缘。
秋晚楼台风作雪,雨馀埼岸柳生烟。
北风吹雪满皇州,携手同为落魄游。
霄汉路歧腾万里,江湖尘土积千忧。
世情共逐飞蓬转,人事都如激浪流。
前山将入楚,秣马识曾游。
风土渔樵旧,江村父老留。
苔沈宋玉宅,日照鄂王楼。
投老闲身一死生,故人况有故乡情。
芙蓉不解留王迥,鹦鹉何妨殉祢衡。
短棹萧凉邀月色,新篇悲健杂江声。
客星煜煜照江波,听尽吴歌听楚歌。
黄鹤九霄仙迹远,赤乌千古霸才多。
烧春别贮蒲萄斛,藻夏新裁蛱蝶罗。
期近团圞思转深,痛中竭蹶岂能禁。
麻衣万里呼天泪,冻雪千山负米心。
京国书才开旧腊,闾门望苦到而今。
吹笛向晴川,波光满泛船。
潮来知海近,野阔觉天圆。
落日明番舶,秋风长木棉。
雁声惊旅梦,林薄日轮红。
满橐新诗草,半车黄叶风。
蹉跎人事外,流荡病情中。
晚岁频为万里行,滇黔吴越又蛮荆。
承恩半载连移节,入觐逾年两到京。
敢谓识途询老马,生惭迁木类新莺。
秋风曾订约,莫谓我愆期。
飘泊真无状,穷愁但有诗。
投林飞鸟倦,歧路蹇驴迟。
料峭西风瘦不支,无衣空自咏秦诗。
压装剩有琴书在,多病还须药裹随。
五夜篝灯催警蟀,一炉竽火赋蹲鸱。
瘴雾蛮烟路欲迷,荒村野店听鸣鸡。
只知当道横罴虎,又说严城急鼓鼙。
饥鼠夜深背镫出,怪禽日落向人啼。
吏才经术久闻名,东海争夸万石荣。
毕竟家声传义勇,早知天道极神明。
白头色养心馀恋,朱鸟归来泪共倾。
早办靴刀一死轻,全家蕉萃困围城。
已拌沈水从先络,谁使逾垣作吕荣。
天意欲全黄口嗣,时危竟弛赤眉兵。
边城从古叹孤悬,忽见军烽照义泉。
狭巷短兵相接战,亲闱永诀敢图全。
衔须温序忠魂在,食肉班超壮志捐。
江州江城赤如赭,江吞孤城去如泻。
忽然华楹出城角,庾公之楼高照野。
云空翚飞粲丹雘,树杪鳞差排碧瓦。
辞京尘渐远,入越思逾清。
雨壑溪方涨,风帆去又轻。
天光浮水阔,山色带云横。
忆时送公公索诗,欲从公醉亦狂辞。
今叨东镇恩方厚,更过邻城喜可知。
已分尊前非敌量,独怜湖上失春期。
昆岭烟敛后,虞浦风定时。
一舸飞两橹,百媚生涟漪。
霜清寒中人,天宇云陆离。
不见紫芝今几年,朅来眉宇照山川。
关南关北风流在,犹得时时一举鞭。
宾主相忘沔水滨,高风谁与向来亲。
君能鸡黍酬初诺,我亦齑盐得此春。
桃李无言方永日,江山有路正宜人。
元丰内舍初公选,开宝中秋定试期。
四海诸生趋盛集,一朝新议破群疑。
人传学榜才张后,驿递家音未到时。
江东岭表忽同来,千里风尘旅色开。
雪里闻鸡怀远道,月中骑马步荒苔。
悲歌共有燕门思,作赋真怜建业才。
琼南漠漠海云西,瘴岭秋风客路迷。
涧水松萝猿共饮,夕阳烟树鸟空啼。
黎人射鹿归深洞,越女乘牛度晚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