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在昔兰坡翁,结屋断尘鞅。


俯听溪阁邃,仰眺岩扉敞。


天机久已熟,真趣可谁赏。

雨晴山麓上莓苔,老木亭前罨画开。


城市爱闲应更少,水边才见一人来。

平生最爱云林子,雅澹高情非画史。


偶然落笔自可人,不藉丹青布生纸。


石田茅屋谁所营,疏篁老木摇春声。

一舟随泛水云中,醉爱高眠仰受风。


惊起竹林双白鹤,背人飞过大溪东。

黄叶风前守钓矶,石梁沙口负薪归。


轮蹄只在青山外,想见红尘扑面飞。

水边芳草绿茸长,石畔新蕉凤尾香。


满目化机谁解领,掀髯应不为诗忙。

竹里柴门傍水开,了无人迹破苍苔。


延陵有客溪南住,时挈春醪问字来。

雪后川原远近分,渔榔僧磬隔溪云。


行吟坐啸皆诗趣,追忆吾乡旧令君。

石梁新雨滑生苔,斸药多因置酒材。


山下杪秋无客到,松梢鸣鹤讶人来。

青山佳处绝纤埃,草绿裙腰一径开。


不是烟霞有深癖,水边林下肯同来。

望中疑是富登山,只欠危亭著树间。


记得摩厓看石篆,小舟曾泊相湖湾。

拍岸纹溪水不浑,一间亭子傍松根。


披图恍在芝山下,倚棹来寻断石村。

雨落山前双树村,石溪流水带沙浑。

野人赤脚如归鸟,不怕春泥半拥门。

草阁最宜秋,况对丹枫渚。


翛翛麋鹿群,谁宾复谁主。

爱此玉泉水,携琴访翠微。


入城山下路,一任旱尘飞。

㶁㶁涧中泉,依依道傍柳。


塔院午钟声,随风出山口。

相看是何境,鹤啄松根苔。


道人一挥袖,天末海风来。

一夜溪山雪,乾坤似玉壶。


卷帘孤坐处,佳境入诗无。

汲泉煮茗大岩隈,虬起长松荫绿苔。


六月林间无暑气,白牛西涧客能来。

飞泉仄挂半空寒,石室云扉锁郁盘。


何限铁桥桥畔雪,竹西归去几回看。

千寻浮玉有高台,云气多从树杪开。


携客版桥桥上望,片帆西向大江来。

万古兴亡归白鹭,一时舒惨在青山。


与君都下太平日,岂料思君鼙鼓间。

晓烟如幕柳垂丝,曲曲春塘望欲迷。


一个轻舟仍载酒,赤栏桥外听莺啼。

凌云健笔。
挥洒鹅溪藤一匹。
妙腕能无。

千亩渭川素影,墨歌笔舞横飞。
放情山水浅深宜。
还道五云阁吏。

黄叶任纷飞,今昔休论是与非。
童子何来桥半渡,琴归应奏哀蝉送落晖。

秋色满荆扉,白发青山生事微。
镇日听泉惟兀坐,忘机踪迹人间觉渐稀。

市尘烜赫高千丈,烟水苍茫自一区。


心地总输孤棹客,清凉不用六壬符。

流云绝壁逗微风,万顷烟光淡欲空。


不为扁舟寻范蠡,生涯原在钓车中。

石桥流水带斜晖,应有人家隔翠微。


坐久不知明月上,露华偏湿薜萝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