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胜日邀朋醉北园,森森乔木欲参天。


更无粉色污尊俎,只有琴声敌管弦。


腊酒旋开浮绿蚁,春芽初破瀹新泉。

十年重九老天涯,异域空惊节物佳。


杨柳枝头无落叶,芙蓉池面有残花。


篱边菊好延陶令,坐上诗成戏孟嘉。

昔时乘障楚江边,信笔题诗度岁年。


岂敢嘲风仍咏月,只思问舍与求田。


归心虽似陶元亮,句法宁窥孟浩然。

江城留滞两经年,强把诗篇拟昔贤。


岂有高歌翻白雪,只凭短句问青天。


优人献伎徒供笑,丑妇添装岂解妍。

老去逢春倍感时,兴来聊复对芳菲。


月明更觉花枝好,风动还惊雪片飞。


一笑休辞今夕醉,四并须信古来稀。

暖玉流霞次第传,满前吟料自无边。


风回窗竹惊香粉,雨绣亭苔蚀紫钱。

花时宾从一徜徉,帘卷东风日正长。


莫厌梁园频雅会,也胜曲水共流觞。


香蟠翠雾迷金兽,歌袅新声落画梁。

满径黄花冒雨开,小亭延客共徘徊。


蒲萄满瓮新醅熟,不用江州送酒来。

避俗依兰若,晴湖落照低。


危峰苍欲滴,芳树绿初齐。


流水乱人影,轻阴留鸟啼。

青苑迎东气,朱楼衔午杯。


竹筵逢早集,山日属春开。


入岁翻年惜,怜时作世哀。

乐土谁堪结净缘,与君相对即陶然。


三千境在人间世,四百峰悬小有天。


差拟比丘初散众,敢言居士亦逃禅。

王鲔未荐春,永叹念河曲。


游子怀故乡,书剑就装束。


横流一苇航,归日三秋促。

君侯风谊薄云高,轸念征夫跋涉劳。


雅宴朝陪青玉案,馀欢晚属念珠曹。


向来惊下曾参杼,此去谁分范叔袍。

愚谷逃虚,廉泉止渴,浮名敢驾徐刘。
记袍寒有赠,剑秃无仇。
蟋蟀凄吟戍垒,浇残沥、霜气横秋。

八月秋晴刚过半,欲招桂馥因牵幔。
晴日不寒还不暖,鸿新见,为寻旧渚频频唤。


近绕低垣遮客馆,轻黄蝴蝶随人散。

红蓼滩边频弄桨,农家舴艋如钱盎。
郭外清溪流更广。
时荡漾,船轻不怕黏天浪。

又过松堂索煮茶,依然此日醉君家。


百年几度三春柳,两屐何堪双鬓华。


旧雨不来窗外雁,东风无恙砌前花。

生怕微云点太清,箨龙莫作断肠声。


馀霞到晚铢衣薄,满月当空玉斧成。


已结松筠为老伴,不缘蛙黾唤愁生。

草草登楼适,英流迈昔贤。


诗篇长庆集,人物永和年。


访古宜联社,伤春又禁烟。

问孀娥、僝僽厌看人,唯复厌人看。
正凉宵准拟,招延素魄,慰藉苍颜。
廉纤梧桐细雨,吹彻玉箫寒。

当才谁可柱中流,我辈何如避一头。


旧隐要寻鸥作伴,薄田足与鹤为谋。


蒹葭白露嗟今老,榆柳西风感昔游。

几年漫浪尚萍流,汩没京尘雪满头。


得意正浓须却顾,奉身而退是良谋。


未忘雅志怀安石,长忆平生愧少游。

校书罢芸阁,移尊趁晚衙。
莓苔宜小簟,蜡烛隐轻纱。
稚子能驯鸽,翻阶啄落花。
盟诺无论抵万金,杨花似雪□同吟。
百年会合依莲社,一代风流在竹林。
白鹿联翩霞作佩,青萍共舞酒频斟。
香灺灯残意万重,与君共忆远游踪。
尺书不到经春雁,樽酒相逢话夜钟。
风动栎枝翻暗鹊,雨深沙井响鸣蛩。
雨馀官署动新凉,纵饮高呼自酒狂。
忽忆昔年歌转啸,相怜此夜慨当慷。
愁听魏武乌三匝,惊见燕京雁几行。
两君天下士,与我一乡人。
轰耳才名重,论心臭味真。
雌雄惊剑合,慷慨觉情亲。
寂寞书斋静,柴门喜客过。
开樽还旅坐,对月起高歌。
树影当阶乱,霜华拂袂多。
空林悬片月,良夜步清溪。
野渡烟初起,寒原烧欲迷。
犬迎群客吠,鹊绕一枝栖。
水榭刍盘更傍僧,自今新暑隔垂藤。
尊前醉立连枝玉,门下清临一鉴冰。
雨气任迷羊石路,夜谈犹记虎丘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