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楚山澹无姿,赣水清可厉。


散策尘外游,麾手谢此世。


山高惜人力,十步辄一憩。

半山风雨截江城,未脱人间总是尘。


中夜起看衣上月,青天如水露华新。

百缘唯有什公瓶,万法但看一字经。


从遣鸟喧心不动,任教香醉境常冥。


莲花天昼浮云卷,贝叶宫春好月停。

名山不用远攀登,暂借绳床我亦僧。


几树鸣禽助禅寂,一丛修竹散炎蒸。


捻花不尽心传妙,对搭空将口说腾。

闲里香台尽日登,嘿然一笑又逢僧。

衣裁野薜缁尘净,饭试山精石鼎蒸。

大士西方谈实相,仙人东海说飞腾。

金门十载笑重登,归去仍依白社僧。


虚馆静听宵蚁战,远山时见夏云蒸。


巳甘散栎终年计,耻逐冥鸿万里腾。

瞰郭楼台谁共登,偶携仙客对山僧。


林烟渺渺人家尽,阶日微微花气蒸。


浮世闲看飞鸟过,机心不遣白猿腾。

罗浮三十里,楼对玉崔嵬。


风卷软红去,云扶飞翠来。


会心须尽帙,适性莫多杯。

三径虽然已就荒,菊州犹在水中央。


不愁尘外仙无路,窃喜花前醉有乡。


倦鸟也知人去就,狎鸥原识我行藏。

软红尘外水云乡,隐映双溪避暑庄。


雌霓连蜷应计雨,雄风回穴自输凉。


年光变弄蒲萄色,天气经营菡萏香。

引回柔橹款亭皋,宛驻灵槎泛雪涛。


尘外水沈薰菡萏,瓮头春绿涨蒲萄。


红螺山色秋尤健,白鱮江声晓更豪。

自有此山扃,疑与浮世隔。


清风袭我裳,竹下有来客。

使君人物风尘表,亭下纤埃远白蘋。


佳传缅怀方外友,漫郎端是社中人。


山光水色长排闼,鹄侣鸿俦已卜邻。

故园重到豁尘襟,桃李成蹊竹坞深。
三径频来无俗客,五更唤起有鸣禽。
溪光山影常遮眼,酒盏茶瓯独挂心。
谁谓留都剧,翻同小隐年。
沐头休吏日,闭阁读书天。
竹町能依沼,山楼解纳烟。
城头拄颊俯横塘,尘外跻攀四面凉。
南渎夜鸣江水泷,北窗晓浥芰荷香。
著亭尽得山川景,携客同甘醴盎觞。
城南绝景半林端,城北荷塘十亩宽。
风月无尘频入座,江山吊古一凭栏。
瀛红浅露娇啼脸,绡翠轻飔醉倚干。
金城玉垒雄西边,云崖凛凛摩苍天。
环城万井四十里,无处着眼江头烟。
我来登临重叹息,搜索胜景披云巅。
因依置屋偏,旧是栖鹄地。
杂花挟径深,竹树交柯际。
古人谋适野,放浪聊自肆。
俯仰天地间,纷纷尘垢耳。
市井与山林,累人均一体。
有真故有妄,无彼那取此。
导师昔示化,灵墟肇开凿。
山间百草花,救病皆为药。
尔来三百岁,法音亦间作。
高楼一上思依依,笑倚琼枝愿不违。
悬榻可堪怜寂寞,开尊偏喜对芳菲。
风生睥睨烟光淡,雨过阶除暑气微。
尘飞不到处,山色入芒屦。
乘兴一长吟,回头已忘句。
餐霞秘事幽言结,浪迹游仙慕阮嵇。
兰芷护书留鹤梦,醁醽邀约待莺啼。
残香冻雨莎亭圮,薄霭晴沙莽隙低。
千岁归来化鹤仙,作亭犹是旧山川。
登临迥出红尘外,笑傲仍居碧海边。
坐想三清元不远,回观五浊只堪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