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十日不到超然堂,泉声隔竹高云凉。


山中本爱白日静,台下已谢青春忙。


行支削棘立高处,坐隐槁梧穷大方。

羽人鍊将蔑忠贤,神道犹能四百年。


到此术应随数尽,只留清洌在山泉。

病不登山梦到山,也知高兴在松关。


云随社老看碑去,风送邻僧供茗还。


无石似龙还画葛,有崖如玉合书颜。

山中忽枉乘骢客,千古清泉一啜馀。


幽兴未题青竹句,闲情方试白茅书。


观民节已因君重,经国怀还为我虚。

闲行五六七人同,竹林日影松坛风。


客言此会舞雩下,僧歌我词盘谷中。


茗碗及泉元有味,竹垆当暑却无功。

古寺名泉畔,钟鸣客到初。


溪山春日昼,花柳老人舆。


远眺招无鹤,闲居食有鱼。

山中初夏渐清和,听罢樵歌又牧歌。


晓暝暂疑青野窄,午晴偏觉绿阴多。


闲从点易无僧到,远为徵文有客过。

耆德吾当访,山中岂漫来。


旧书三日约,今雨一尊开。


健许身随鹤,闲将手植槐。

闲看书法到山中,骑从多烦两县公。


茶鼎润生移竹雨,墨池清起落梅风。


闭门谢客精庐右,扫榻劳僧丈室东。

新诗闲向竹间书,司马题缄问索居。


晚渚爱看鸥立处,寒空愁听雁来馀。


客须报简呼毛颖,僧促供茶扣木鱼。

连阴晓为北风开,春入山中第一回。


亭上远天须卷幔,槛前新水欲浮杯。


校书客避参军辟,问字人传别驾来。

未得登君野兴堂,两年清梦独难忘。


笑谈每怪逢僧健,文字犹嫌应客忙。


山月挂松真洒落,海云迎鹤更昂藏。

江涛夜寒公不来,公来入梦亦奇哉。


百年知己惟心在,万事随人可力回。


望久更无谁下榻,兴多惟有独登台。

避风避雨梦中过,晴丽其如此日何。


坐石观泉随我意,煮茶烧笋听僧歌。


晚添积翠云边浅,春逐残红草上多。

一秋风日今日好,我向山中看白云。


观水亭前初送客,听松楼下又逢君。


放翁健笔何难试,公瑾醇醪本自醺。

千帆竟日南还北,堂在危厓坐不扃。


玉枕为谁增地价,松醪从此失天刑。


蒸蒸漫指云为雨,落落虚传石是星。

绮塍得雪净无尘,指点蓉湖别有津。


北墅愿为西道久,青山争爱白头新。


出城避客事非急,入寺逢僧意却真。

新春起我山中游,何处南沙亦小舟。


偶出总缘风日好,相逢且值竹松幽。


故人诗在僧能诵,别院茶来客又留。

夜来风力苦难支,晓爱晴光起海涯。


春在土膏初动处,寒留雪冻未消时。


梅花偏是山中早,松骨还于岭上奇。

谩乞新诗续旧诗,小江高兴老僧知。


旌驰岭外观风地,榻寄山中听雨时。


泉近不劳将石子,云深惟许偃松枝。

八年月会七人同,山水之间一醉翁。


就里园翁更奇绝,每留馀兴托恢公。

一派泉分九窍流,地中窍窍尽通幽。


行人到此肠堪断,不用松风满月楼。

晓出城门望九峰,风光处处与人逢。


不知雪后春多少,绣岭庭前看种松。

观梅出郭看灯还,到处春风兴独关。


不识沙翁偕石老,有无佳句及青山。

墙角疏花两树香,春风滋味已先尝。


便教万树连山谷,不似冲寒意更长。

山中梅比城中早,却为春寒也较迟。


多事邻僧添转语,梅迟应待老夫诗。

当时本藉忠贤重,却为忠贤觉厉诬。


旧庙已空新庙静,睢阳回首隔江芜。

苦雨却怜新水涨,喜晴还怪野花开。


野花径畔春将去,新水桥边晚未回。

留春不住送春归,多事杨花点客衣。


有兴重来那用约,青山白发久忘机。

三月中旬已送春,蔷薇架畔木香新。


能黄能紫非无色,终与东风隔一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