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清明过后,渐愁春怀抱。
小白蔫红故相恼。
正梨云坠粉、桃雨霏香,才开处、又被蝶喧蜂闹。
鳣堂垂训塞茅开,饱德何堪又酌罍。
但愿斯民无菜色,寸衷方不愧趋陪。
片羽秋云感世轻,跫音喜得问鸥盟。
板桥画意承先绪,驴背诗怀仰逸情。
银甲偶搊秦女曲,金樽喜按杜家兵。
十载一回晤,浮生能几何。
琴书家食少,雨雪客程多。
久别难追忆,相逢且放歌。
文交十载舍君谁,潇洒风流系我思。
北部繁华重领略,南朝金粉旧迷离。
雪泥鸿爪春三径,山水驴头笔一枝。
昔拟馆娃今礼禅,楼台钟鼓尚依然。
为乘豪兴酬佳节,暂憩丛林净俗缘。
地久莫寻藏蟒穴,庭空犹见散花天。
相逢莫作仲宣哀,海外论交意境开。
赢得压装诗卷好,瀛东声价满金台。
沧桑身世亦堪哀,回首鲲溟倦眼开。
昔日户庭今万里,伤心不上望乡台。
百尺云中五凤楼,樱花墨艳竞千秋。
春来瀛海无双色,人占扶桑第一流。
文字缘深风义合,林泉景丽醉吟收。
徵歌侑酒嫩寒天,主客欢声杂管弦。
红烛两行花四座,衣香人影落樽前。
江云惜别年华易,筇市论交意气雄。
万里行踪惊去住,百年身世感穷通。
月明城郭潮声满,雨霁池台暑气空。
东望瀛壖泪眼哀,骚坛韵事话文开。
名园宴会群英集,料有新诗继福台。
东宁新咏斐成章,百叠裁云熨织襄。
长吉呕肝囊尽锦,文通梦笔彩生芒。
谶鸡绝海伟人古,歌凤接舆遁世狂。
二圣垂鸿烈,天临四纪馀。
元台地率属,赐会宠刊书。
世业叨荣甚,君恩可报欤。
应书群彦称旁求,劝驾贤公礼数优。
名出士林当赫赫,诗歌鹿野自呦呦。
云霄去路程皆远,杞梓良材干尽修。
江南种橘繁如粳,尔今独以金为名。
岂非彼俗甚珍惜,谓其可比百鍊精。
千头尽带秋色老,一腹皆饱晨霜清。
兰台开史局,玉斝赐君馀。
宾友求三事,规摹本八书。
汗青裁仿此,衰白盍归欤。
草际雪痕消,梅上春心动。
碧幕红裙簇画筵,横玉声三弄。
雅兴杂鱼龙,妙舞回鸾凤。
幕府增辉,前度刘郎,又还到来。
看芙蓉池畔,神凝秋水,绮罗丛里,欢动春雷。
彩笔新题,金钗半醉,当日英雄安在哉。
嘉宾式燕正炎曦,风自南来为解围。
细听吹笙仍鼓瑟,即看结绶却登畿。
清朝不用赍刀布,昼日偏宜著锦衣。
从来人物数成都,果见英髦入荐书。
齐鲁风流方演迤,渊云文采自纡馀。
姓名即上飞龙榜,乡里争迎驷马车。
郧城清胜压湖湘。
人物镇相望。
秀气谁符楚泽,建安诸子文章。
调元台极贵,颁宴帝恩馀。
昔副名山录,今裁史观书。
天心忧作者,国论属谁欤。
寒食梨花月,新晴杨柳风。
愁融山色里,兴极酒杯中。
绿发日夜变,青春今古同。
天风浩荡何处来,荆南府中好春酒。
我公此日盛宾佐,但饮无劳问升斗。
座中十万无下箸,乌帽朱衣马牛走。
翠幄轻寒护夜,寒妆靓暖宜春。
酒筹诗令逐时新。
仙佩朋簪清兴。
岭梅何处早,雪里看芳菲。
北陆寒犹在,南枝春已归。
晓妆初见妒,残角未成飞。
霜月穿帘乍白,苹风入坐偏凉。
麾灯促席诧时光。
桃花歌扇小,杨柳舞衫长。
高会罢飞觞,方锦再移珍席。
雷鼎乍烹甘液,试问侯苍璧。
翠虬宝钏捧殷勤,明灭粲金碧。
真珠花小帖腮垂,不分苏州说杜韦。
汉殿香新初著体,楚宫腰怯未胜衣。
风林巢稳莺雏嫩,水阁梁高燕子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