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夜寐若无三斗酒,夙兴不待五更钟。


浩歌闲把铁如意,□慕先生忆卧龙。

开禧嘉定擅权臣,地下眉头想更颦。


侂远传衣至亡国,止缘不用读书人。

考官蔡兹取三策,三奏赏音汪应辰。


天下未尝无识者,近来识者亦无人。

澹庵老荐此诗人,屈道何妨可致身。


负鼎干汤公岂肯,本来馀事压黄陈。

四世东南保太平,有君无相庙堂轻。


具知人眼识朱子,独赵汝愚陈俊卿。

孟子告子辨内外,汉王项王争雌雄。


谁欤著定会陔录,梭象终输与遁翁。

草制无知傅伯寿,问诗不答陈傅良。


王淮林栗胡纮辈,仲尼日月曾何伤。

本无极老谓主静,不远复翁言内腴。


纸上仙方谁解服,尾公羽化上天衢。

王道浪谈行霸说,儒言阴用佐禅机。


贪狼弧矢观星象,天遣吾公辟此非。

乡国追封初岂意,师垣极品亦何心。


考功郎议一字□,□相斯文上帝临。

独能有眼识延平,濂洛渊源集大成。


早负性资专问学,后生岂可少先生。

颠杨仆墨诋苏张,推挽时君可帝王。


轲死不传今再见,一时无数起臧仓。

凤皇山下野人村,中有庐陵旧德门。


世系一编唐相表,衣冠廿代信公孙。


画图重省云中梦,剪纸曾招海上魂。

浮生三万有奇日,年谱篇章亦已多。


刻付他年堪覆酱,观生真谱又如何。

坡翁春秋六十六,脚债一生偿不足。


黄州去后惠州来,无何又向儋州宿。


瘴雨蛮风经几时,放归旋就昆陵木。

一语不遗无极老,千言无倦考亭翁。


语道则同门路别,君从何处觅高踪。

千年几见南康守,叹息人间两谱开。


但使乾坤留一绪,圣贤去后圣贤来。

被冷明光夜,兰香画省秋。


清时闲法吏,吟倚白云楼。

辍耕陇头夕,山云稍欲没。


散发啸平林,饭牛待凉月。

一艇烟波里,垂钩傍月亲。


风尘回首地,多少未归人。

挂冠三观顶,长揖海云孤。


羞杀秦人树,犹称五大夫。

朝正开左个,玉帛古元侯。


千骑东方至,朱衣在上头。

尺籍徵兵下,铜鱼使者章。


临淄十万户,一半戍渔阳。

帷幄谈兵地,风烟陇树秋。


不因羌管月,谁道近凉州。

轺轩秦塞远,戟府汉江开。


万里桥边路,乡书几度来。

马上碧衣郎,春风锦带长。


上林花万树,无处不飞香。

蜀都方著赋,汉阙正求才。


借问题桥去,何当拥传回。

功名须老大,四十未为晚。


后山有是言,所志故甚远。


何期冻死日,五十且不满。

伊川十四五,亲从元公学。
吟风弄月时,每寻颜子乐。
洎乎廷臣荐,自谓学不足。
碎身粉骨亦何妨,为报君恩敢括囊。
一点赤心终不易,两番弹劾岂云狂。
官无大小言斯重,国系安危死可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