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溪溪绿树间红花,道是桃源是若耶。


西近青山东近郭,白云低处是君家。

幽居寂无事,晨起伴僧禅。


晓澹岩前月,秋明水底天。


望乡书断雁,问路客回船。

世味年来淡,幽居且自安。
才疏惊韵险,量窄怯杯宽。
守拙因成懒,忘贫不觉寒。
小隐楼台绿树中,藕塘花艳散香风。
纶巾羽扇薰风坐,逸兴飘飘迥不同。
炉煨榾柮雪煎茶,松竹环居耐岁华。
窗外玉梅疏弄影,助人诗兴两三花。
种竹为垣护草堂,面山临水纳幽芳。
从容泉石无牵绊,不似从前志庙廊。
烟重柳腰困,雨肥梅脸皴。
夜窗无锁钥,晨气湿衣巾。
日晏犹便睡,犬鸣知有人。
舜轨尧文混九垓,明堂宏构集良材。
江边云卧如龙稳,天外泥书遣鹤来。
五夜药苗滋沆瀣,四时花影荫莓苔。
烟霞元自癖,寤寐向谁论。
净业莲为社,青山鹿应门。
暂留徐孺子,深避窦王孙。
投老安闲世味疏,深深水竹葺幽居。
床头昨夜风吹落,多是经年未报书。
柴门掩断径生苔,坐阅东君几往回。
看尽床书无客到,残花风送过墙来。
建溪粒粟芽,中山千日醇。
除忧与破睡,二物可策勋。
满堂风月佳,足慰闲散人。
高卧云烟外,幽居静者心。
门庭新种竹,桃李旧成林。
窗户泉声入,池塘柳色深。
满庭花落迷行路,绕院泉声写半山。
向暮此中回首去,洞门深处鸟关关。
颇怪逢迎懒,幽居胜茂陵。
窗前题佛偈,床上点丹经。
细草随阶绿,微风入座清。
寂寂柴门深自关,幽禽相唤语青山。
墙头含雨桃花色,半出青葱春树间。
藏身何必武陵溪,心远人间路自迷。
容膝不妨茅屋小,爱云聊放竹垣低。
书成药谱还亲校,钓罢鱼筐只自提。
养性惟宜拙,山中一草堂。
风来门自动,月到院生光。
径僻青苔滑,窗虚绿树藏。
狂简谁谐俗,幽居颇自便。
看云常独坐,听雨或高眠。
字许邻人问,诗从野老传。
凉风歌蟋蟀,秋日赋闲居。
酌醴愁心薄,谈空俗累虚。
果悬随鸟啄,诗罢命儿书。
仄径丛残草,颓垣倚细花。
青鞋寻社远,皂帽任风斜。
院静添秋色,窗虚驻晚霞。
老去成疏懒,诗书性独偏。
闲看扬子赋,细读《马蹄篇》。
绿水偶垂钓,青山忽在前。
篱落豆花满,阶除苍藓多。
微云翻早雁,轻雨滴寒莎。
负手看青竹,牵衣爱绿萝。
身世凭谁问,行藏只自知。
一尊方独酌,四韵忽成诗。
绪风翻去叶,零露泣疏枝。
依依人境外,削迹散幽情。
放棹晚潮至,开门春草生。
青旌溪上浴,黄犊雨中耕。
山篱短短径斜斜,屋子三间竹半遮。
岁馑无僧供菜把,天寒有鹤守梅花。
武陵流水非秦世,姑孰青山落谢家。
山窗斜傍绿阴开,树色连烟过水来。
日暮独寻花径去,潮平时见钓船回。
檐前野果分僧供,砌下秋葵为客栽。
斗室依山曲,如巢伴鹤栖。
风鸣窗纸破,雨湿爨烟低。
古致岩松外,秋声野竹西。
种竹得幽趣,种兰有幽芬。
孤怀澹相寄,非期世所闻。
东邻有隐士,洒然离俗氛。
幽居忽不乐,远游南山岑。
山光迎暮霭,归鸟皆投林。
簌簌涧上松,风过闻远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