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宣城从古号名城,新拜除书拥旆旌。
剡奏屡传求外补,偃藩暂得遂高情。
虎符南国先声重,鹢首秋江去意清。
误国何人作计疏,满朝元未识真儒。
至今恨却无颇牧,不念丘原起日无。
楼阁高低跨碧空,鳞鳞群树亚山风。
沧江东去流天外,秦岫西来绕汉中。
野旷自然伤远目,天高聊复送飞鸿。
盘盘胸次五车书,凛凛朝端烈丈夫。
诡道至前无肯可,危言及上有都俞。
熊罴声撼据关虎,鹰隼气吞凭社狐。
殿上旧开医国口,闽中新出活人手。
亘野桑麻水旱馀,连村烟火兵戈后。
饥得以食寒得衣,召为之父杜为母。
水亭潇洒离尘开,一醉扁舟载月回。
马首西归怀底事,只随晓日望蓬莱。
海上三神宅,人间陆放翁。
谈谐诗雅咏,任己易屯蒙。
松竹当姬侍,鸥禽是仆童。
人物推前辈,声名重泰山。
斯文无毁誉,吾道有间关。
袖短方妍舞,弓强愧力弯。
万里浮江更绝湖,扁舟东入霅川图。
莫言旧菊荒三径,须信中流待一壶。
今日诗筒烦远寄,昔年樽酒记相呼。
衮衣犹未趣东归,吴会先传蜀道诗。
急峡高江追子美,清风明月笑严维。
花围白帝行春日,香蔼黄堂坐啸时。
三年遥望瞿塘峡,独立西风首重回。
一骑翩翩飞诏去,片帆渺渺下江来。
平生不愿侯万户,今日重欣酒一杯。
文章端与时高下,列国有风周有雅。
建安气质混不伤,齐梁纷纷堪斗量。
先唐诗人子韩子,落笔洗空千古士。
山阿诗刻照云松,到处逢人问我公。
白傅苏仙名不灭,公名今在两贤中。
曾到匡君住处山,始知身在五云间。
吟毫挥尽无佳句,空遣奚囊捆载还。
千骑远征夔子国,百篇还赋杜陵诗。
虎牙突兀撑空出,恰似云开衡岳时。
碧嶂嶙峋夔子国,白云缥缈昭君乡。
平生不识巫山面,今日巫山到眼傍。
腐儒诗胆大于身,所恨陈言老未新。
何日小舟江上去,一杯聊酹笔端神。
雪堂风物渺江村,行客悽迷欲断魂。
不见当年谪仙面,空馀春柳典型存。
先生仙去几经年,赤壁依然浪接天。
去棹来舟相指示,曾游元祐玉堂贤。
笔下无非幼妇辞,胸中端拟效安期。
我生只许拜遗像,不见先生无恙时。
前代乐天今复见,后身元亮更何疑。
百年人物有谁在,千古声名无尽时。
对泣何曾学楚囚,扁舟时作大江游。
眼看西蜀三千里,身在淮南第几州。
何处重寻饭颗诗,先生诗语总英奇。
细吟出月穿天句,想见挥毫落纸时。
赤壁奴台视白楼,五言端的胜苏州。
政缘不得文章力,故许江山作意游。
五年同社乐田神,一扇西风障庾尘。
文采风流千古事,野人恨不识天人。
当年随意乐江天,句句新诗尽可传。
事业文章两俱美,先生兼比二公贤。
吞舟尺泽岂能容,此地谁知著卧龙。
当日春风生笔底,至今山色十分浓。
漱玉亭边百尺桥,游人平步玉虹腰。
凭栏下瞰清渊底,秋水无尘浸碧霄。
十载更麾节,阳春万里同。
时时逢蜀士,一一话文翁。
到处留遗爱,诸郎守教忠。
蚤擅文章价,名公屡品题。
碑铭摹谏省,丘壑访愚溪。
得句追飞兔,摛毫走怒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