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有客遥分第二泉,分明身在慧山前。


两年不挹松风面,百里初回雪夜船。


青箬小壶冰共裹,寒灯新茗月同煎。

第许同舟在,何论倾盖迟。


久知饶节概,况尔吐心期。


水作弦中语,山为画里诗。

一勺清泠下九咽,分明仙掌露珠圆。


空劳陆羽轻题品,天下谁当第一泉。

屐齿何妨细雨过,主人缘客治岩阿。


朱楼有势争霄汉,绮树无心长薜萝。


迭石巧当山色阙,分泉别取水声多。

三过王园兴转新,为贪幽景岂关人。


苍苔印鹿尤堪赏,古树啼鸦也不嗔。


自有真山当北户,任他流水入西邻。

竟负山游约,长怀第二泉。


毁茶休著论,载酒谩回船。


会摘春林雨,来寻午灶烟。

过江曾酌南酃水,恨隔毗陵第二泉。


何意双罂来远道,并教五月失炎天。


香疑露下金茎夜,色忆冰分王井年。

云护听松石上书,兹山何代化人居。


露盘藻荇摇珠缀,秋沜芙蓉照绮疏。


季子祠荒三让后,梁鸿溪咽五噫馀。

九龙谷中来,贮月青溪曲。


山瓢汲古心,江天赋怀陆。

胜地一朝复,漫然侪古今。
知君多慨想,而我亦登临。
北道供输绝,西山寇盗侵。
往昔贯华阁,昙花证夙因。
即今三百载,谁是再来身。
野服图中影,残垣劫后尘。
石脉绽寒光,松根喷晓凉。
注瓶云母滑,漱齿茯苓香。
野客偷煎茗,山僧借净床。
此山一别二十年,此水流出山中铅。
人言近日绝可喜,不见流铅但流水。
老夫来访旧烟霞,僧铛试瀹赵州茶。
东南海一隅,天阙勤望眼。
登拜想氤氲,殿上香炉篆。
吾道方施行,怀之不胜卷。
故物穴名山,虹光起遐眷。
天涯一归客,海内两知音。
万古泉声在,应知此老心。
滴滴出石间,初疑松上露。
点易日有程,还应周天度。
有象本通玄,义不在句读。
道人坐高台,忘言对苍岫。
出山如在山,名斋敢忘本。
鉴里看青天,不为泥沙混。
新栽竹数竿,竿竿挺苍玉。
我歌竹和之,步转阑干曲。
风来松有声,洒洒当左个。
我吟本无心,松亦何心和。
梦中得嘉名,卅载乃斯宇。
珍重病馀身,优游荷天予。
兀坐山亭下,悠然海上天。
归墟无尽藏,须记始流年。
何处静而清,蒙泉出山下。
观物本无心,一原穷万化。
石磴穿云上,悬崖自此升。
谁言风可御,须信气堪乘。
乱石冲径来,徒杠接石砌。
拔断谢游人,水浅人犹揭。
七池流且汇,一水犹在山。
萦回忽成文,至此将下田。
梁溪深十寻,湛岘高万武。
我作李公祠,春秋荐牲酤。
十年酬远兴,秋晚寺门开。
山色空中落,泉声起处来。
草香寻异品,树老问初栽。
寺据诸山会,公因一檄来。
梦惊松阁雨,归扫石床苔。
得主怜西社,遗书吊北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