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百尺清泉声断续,半岩松竹青青。
丹崖翠壁列云屏。
入山行解带,扫石坐翻经。

冬燠知将雨,应期此日阴。


春先梅意润,爽入酒杯深。


滴沥寒歌韵,云雷激壮心。

黯江城、落梅哀笛,吹残甥馆琼树。
臂丝续命欺人耳,乍面忽成千古。
鸡报午。

黯山居,偏寻到,赖有好春知我。
日历久删除,余寒凝、檐鹊何事尚庭贺。


桃符椒颗。

黄溪溪上一坡斜,茅屋青林映白沙。
摩诘辋川空见画,文卿华谷旧通家。
怀人梦绕西堂草,为客春深上苑花。
郁郁平阡带古壕,沈沈新绿卧虹腰。
滹沱不复思王霸,溱洧何烦济国侨。
千里桑麻分雨露,一时粉绘杂风谣。
银汉迢迢送曙寒,玉杯兰醑未曾干。
少年几许天孙意,还自停眸仰面看。
经看五十八回秋,却到于今始自繇。
未用宾朋同玩月,有时吟赏独登楼。
腹如老鹤无多啄,质似灵槎信所浮。
长安太液赋牵牛,底事于今二十秋。
溪桥也是天河水,不信牛郎有白头。
常年疏雨点湘帘,尽道天孙别泪沾。
可是翻盆江汉满,今年离恨许多添。
亦知一夕百年同,暝夜何从简女红。
为语穿针诸姊妹,楼前容易五更风。
天上多情似女牛,一年一度锁新愁。
今年甚雨同寒食,乌鹊桥边倍报秋。
皎魄团团淡素秋,喜增光爽怨增愁。
好随芦渚渔家乐,莫向长安问酒楼。
漏下遥闻空有声,满天鼙鼓事长征。
千屯画角吹归思,愿借银河赋洗兵。
盈掌寒光半翳无,四郊尘静月明孤。
至今兔捣缘何事,萧瑟秋声满玉壶。
寻真炼药事飞升,当日何因月里行。
多恐广寒还有梦,浓云疏雨不胜情。
列醴千家玉瓮香,不禁疏雨点衣裳。
谁知夜半笙歌歇,彻骨清光月似霜。
中原频望气,向夕意难明。
得有为渔乐,能蠲望阙情。
中枢趋讨贼,谋国又徵兵。
晏景曾当除,年光入著书。
忧天窥鸟度,爱日补衣疏。
短发嫌春浅,幽踪媚谷虚。
双星岂是等闲缘,才话来情上去筵。
上帝若非怜别苦,不教岁岁到河边。
声华街鼓急相闻,烛跋西园至夜分。
作赋不曾逢武帝,弹琴犹复看文君。
常时歌对吴阊月,奇服香连楚泽云。
寒野烟垂,春朝日紫,去程倦眼初醒。
列戌哀笳,连江铁索,东南犹自鏖兵。
彩绳双燕,定巢计、商量未成。
满饮东风酒,悠悠自醉眠。
英雄悲往运,儿女乐新年。
杨柳娇无赖,梅花老更妍。
丈人才硕古人看,翻为明时爱惜难。
豸历秋山澄月霁,舟横春雨酿溪寒。
文章世济兰阶美,昼锦筵开菊露团。
催科太拙愧无功,抚字徒劳技已穷。
正直却应神误听,只凭香火报年丰。
蓱号起雨风头好,禾稼如云水面肥。
从此丰年无一事,前歌后舞送神归。
隔岁书回不拆封,惊闻虎谷失髯翁。
风骚辽阔遗音在,江汉萧条老眼空。
壮志欲从汾左右,清声曾动陜西东。
粉蝶惊春下短墙,杨花早点鬓边霜。
月明迥彻清虚府,帝泽先沾绿野堂。
秾李骇看初岁艳,枯槎犹借一时妆。
还号长安客。
闭荒斋、药炉茗碗,换将吟席。
三月余寒犹不减,满眼新芜送碧。
我后坡公九日生。
少公八百四三龄。
望公万一可曾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