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久雨村仍暝,新晴物自欣。


蝶翎穿户过,禽哢隔溪闻。


野径忙穿屐,山泥尽溅裙。

朝阳升空天气新,荒郊落叶寒纷纷。


溪源流潦不可渡,知是蜀山前日云。

青苔满地初晴后,绿树无人昼梦馀。


唯有南风旧相熟,径开门户又翻书。

高松漏疏月,落影如画地。


徘徊爱其下,夜久不能寐。


怯风池荷卷,病雨山果坠。

西风吹北山,晚日晒新雨。


岚光发岩岫,草木纷可数。


翠壁倚万丈,白云横一缕。

雨后溪水急,晴光郁如浮。


高林放繁阴,黮黮幢盖稠。


麦熟桑椹好,撩乱黄栗留。

禽声得意喧清昼。
一线朝阳窗隙透。
风漾帘旌。

春来何处,在晴初雨后。
芳讯先教逗梅柳。
喜冰霜历尽,大地繁华,原不合、老向客窗厮守。

雨中度残秋,阴霾倏弥月。


新晴偶散步,芳草久衰歇。


途遇郭外农,羸瘦见筋骨。

嵩台旧路昔曾经,回首山川入渺溟。


雨过停舟动高兴,白云飞去数峰青。

雨后百花低,花边鸟韵齐。


物情方自喜,相唤出晴堤。


老鹤独无语,流莺飞更啼。

浓阴开处见微阳,病骨支离倚石床。


松老受风涛韵减,竹疏承瀑雨声长。


身随朔雁同为客,心似南针尽指乡。

一径入花村,天晴花正繁。


近嫌车马迹,编竹护苔痕。


隙地搴萝补,深根任雨翻。

林香迎霁日,一路落橙花。


孤杖扶吾往,千山是我家。


青苔沿旧路,白鸟印晴沙。

吾家无长物,弊布与生蕉。


抖擞及时晒,清明能几朝。


纫针当昼影,开匣近松寮。

久雨晴偏好,寻僧兴不穷。


衲衣为社主,驴背识诗翁。


话倒三竿日,谈生四座风。

日出群动见,雨馀春草幽。


怒蛙发深蛰,鼓吹出芳洲。


真籁无喧寂,微声自唱酬。

绿杨初见日,云树两参差。


落絮飞仍湿,轻烟淡亦垂。


拂墙千嶂曙,隔水数家炊。

乱蕊雨中尽,馀香晴后来。


春光正骀宕,芳意为徘徊。


襆被当轩曝,薰笼傍架开。

驿附十家村,虽贫尚可存。


隔林闻吏语,贷廪落人门。

溪叟坐暄背,溪童出采芳。


轻风舞莺燕,平野鸣牛羊。

新日暄幽坞,断崖过乱霞。


霞消有烟火,树里有人家。

六日淩江馆,新晴江水深。


居人因暖出,不为听拿音。

泥香风软燕忙时,宿雨微中起较迟。


试卷珠帘问花事,画秋千外袅晴丝。

院静春深冷麝煤,怕逢花委细苍苔。


小桃却自红如锦,笑倚东风醉入腮。

流莺恰恰报新晴,如醉春光畅踏青。


金犊车前诗料足,不妨分付入骚情。

杖屦访郊晴,秋光泼眼明。


溪痕经水没,山面拨云呈。


霞影收虹影,砧声急雁声。

痴儿了事不能闲,犹喜骚人共往还。


岁晚真成废书史,雪晴那得负江山。


多情春与梅花厚,一醉天于我辈悭。

杏雨新晴春婉娩。
柳外高楼,楼外花深浅。
又是蔷薇香一院,如何春在人难见。

凄清爽气满轩墀,正值终南雨过时。


玉醴飞觞河朔兴,金声掷地隐侯诗。


风生芳树迎凉早,云度轻阴得月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