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佳日试春酒,停觞南望频。


偶因文似者,偏及意中人。


入夜青萍合,连云碧树新。

当年玉辇侍端门,岂意风尘四海奔。


正恐溪山太寥落,也将灯火照黄昏。


月华清切人千里,曲调凄凉酒一樽。

高阁凝虚翠,虚斋泛碧川。


七峰连秀色,万户锁晴烟。


风物悲游子,登临集众贤。

正值闭关日,却来披薜萝。


幽襟知己共,令序触愁多。


云物独凭眺,山川谁放歌。

九十春光一半中,吹寒昨日始东风。


莺如娇女雏偏好,花似仙人老更红。


大阮竹林留父子,先臣香草与童蒙。

至日孤舟上,家人忆拜冬。


惊寒因酒薄,耐暖且衣重。


草绿添江色,花黄减岸容。

细蹀花骢出,麾幢拂晓云。


葛巾汉名士,毛扇蜀将军。


节制凭儒术,忠诚致大勋。

晦日同携手,临流一望春。


可怜杨柳陌,愁杀故乡人。

东林地僻无人到,九日天清有伴寻。


在野兴深增感慨,望乡心远慰登临。


丛篁雨飒春墙碧,老桧霜留古殿阴。

野店山家开已残,寒来移近曲阑干。


亭亭似与霜华斗,冉冉偏随月影繁。


千里况逢佳客赏,几人能得故园看。

浅白轻黄千万枝,幽香今日始相期。


雨中篱落人稀到,水畔亭台蝶不知。


折向秋风堪寄远,种因晚节故开迟。

秋来摇落倍堪嗟,喜见孤芳殿物华。


深院护篱元密密,小堂穿径故斜斜。


清词屡动诗人座,白酒还逢处士家。

陶令门前花尽开,郭西骑马看花来。


疏枝淡蕊寒仍发,细雨斜风晚更催。


拟向夜深还秉烛,可怜秋尽始传杯。

柏台骢马使,兰谷凤仙家。


暂驻三秦节,来看九日花。


风霜高锦树,云日丽清沙。

风昼人游少,沙郊马并行。


穿花寻野寺,冒雨出春城。


骨肉新伤泪,宾朋远至情。

邂逅怜新岁,朱弦为客挥。


风春归柳色,月夕助灯辉。


歌酒三人共,乾坤一笑稀。

并辔来仙第,深杯好共挥。


远天初夜色,新月更春辉。


灯夕看相近,花时会莫稀。

清晨招尔辈,同出眺烟沙。


寒食孤村路,春风万树花。


藉兰临水曲,折柳到山家。

薄暮经行处,千岩落照深。


孤松秀云壑,众草莽寒林。


故里登高兴,平居怀旧吟。

野寺空崖里,高台旧国傍。


山川待我辈,风日媚重阳。


云峤秋临迥,松林暮倚长。

野望秋无赖,西风城树凋。


浮云满天地,落日更萧条。


醉舞随长剑,哀歌逐短箫。

古寺来游日,高秋云物清。


楼台芇里目,时序百年情。


野树斜侵郭,河流曲抱城。

九日西山上,登临思渺然。


高城过一雁,疏柳歇繁蝉。


胜概仍佳节,同游似往年。

向夕枫林爽,行吟未拟回。


明霞积水外,落日古城隈。


鼓角秋深怨,风霜岁晚催。

病思逢佳节,孤怀忆远游。


河山还似昔,烟树不胜秋。


故国浮云去,高台日暮愁。

远地宜登望,秋光薄暮浓。


楼高窥万井,潭迥落千峰。


花为重阳发,人怀百岁逢。

岁岁重阳菊,开时不在家。


那知今日酒,还对故园花。


野静云依树,天寒雁聚沙。

冰心丘色正含愁,寒日多情照柂楼。


万里何当乘小艇,五湖已许办扁舟。


每临青镜憎红粉,莫为朱颜叹白头。

谢公秋思渺天涯,蜡屐登高为菊花。


贵重近臣光绮席,笑怜从事落乌纱。


萸房暗绽红珠朵,茗碗寒供白露芽。

兀兀何为者,朝曦属夕阴。


六经疑处破,一气静中深。


宵汉孤县榻,乾坤壮盍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