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长淮形势亘蟠空,千里征帆踞上风。
云脚遥拖洪泽远,涛头直接大江东。
秋深芦管飞霜白,天远沧波浴日红。
曲槛横桥尽落梅,春风草木自承恩。
一身初逐断鸿去,百里犹馀残烧痕。
回首锦溪花柳市,那如山寺水云村。
桥石天台水谷帘,峰回秀拥更深严。
我来便欲兼忘世,少立清风为拂髯。
晚烟暝雨不胜愁,改日仍为退谷游。
司事守田如有意,催归脱裤感行休。
连营谷里旌旗暮,细草杯湖荷芰秋。
蓬莱坊畔五云边,七尺长身汉薛宣。
花压铜街驰厩马,水生瑶海放楼船。
仙曹共作窗间戏,吏部相邀瓮里眠。
迟暮嗟何及,艰危酒暂忘。
风枝高处折,雨叶暗中黄。
是物关兵气,吾身属醉乡。
昔岁曾为客,生辰每忆乡。
如今松菊径,已傍虎豺场。
七十复余几,耕桑不可望。
几片飞红坠碧轩,社公凭雨报丰年。
当时但觅治聋酒,今日偏思宰肉贤。
东郭寻芳愁敝履,西郊召饮喜新篇。
橘柚花开香满轩,青春不用数流年。
杯觞聚会无多处,云水逍遥有几仙。
一笑一谈还旧态,醉吟醉和漫新篇。
偶寻胜赏到山扉,溪影涵晖动翠微。
正欲临流看鱼乐,扁舟宁待夜潮归。
云物起争岩石秀,水拉行带野花香。
一山应接知无暇,赖有青春白日长。
春风吹尽一川冰,野色山光弄晚晴。
节物荣枯能几许,人生寒暑正堪惊。
百围松桧秋毫壮,千丈罗纨尺寸成。
王春肇嘉气,天命未敢知。
四十六年非,今日正一之。
昭昭汝初心,敬戒以自持。
不到东湖便十年,短篷还得泛霜天。
千林脱叶风如剪,万里无云月满弦。
照影婆娑吾老矣,可人潇洒故依然。
人生寿几何,过若飞鸟速。
讵云垂老日,欠汝泪一掬。
弃来将一期,触感常在目。
入夜难分港,归舟不问程。
渔灯劳远照,野老笑相迎。
近市仍鼙鼓,连村尚甲兵。
扁舟风轻稳如马,容我领览秋气清。
横塘水深白鸟下,敧树雨湿青苔生。
东曹掾史有高兴,太乙真人无俗情。
高枝瑞鹊晓相呼,为报干旄入浚都。
闾里共惊仙舄下,湖山空傍客星孤。
风清远渚飞兰桨,露冷丹枫倒玉壶。
七日春来半风雨,况逢飞雪转多阴。
瑶华堪折美人远,仙盖欲临湘水深。
十载风尘愁作客,百年交谊幸同心。
天风乍起吹山雪,人日那堪匝地阴。
自托身为苍水使,何辞车度翠微深。
乾坤客路三湘鬓,日月鸿霄万里心。
望入秋江意尽宽,江头风景足盘桓。
偶因送客牵诗兴,一路吟秋过石门。
十年重觏珠江寺,碧玉楼头接太虚。
为问楼居诸学士,龙头高会近何如。
五凤楼高画栋辉,祥云瞻望自依依。
金鳌日焰螭头动,玉蝀风和燕子飞。
上苑花阴临复道,中台柳色入帘帏。
凌晨鼓棹促归舟,峡里寒云淡欲流。
枫露渐深蝉响绝,海天初曙火萤收。
惊人鸿雁双双起,趁水鸬鹚个个浮。
绿树阴阴覆客程,清和天气畅游行。
多情最是堤边柳,解折轻腰学送迎。
到处逢人便诮姗,十年只自误儒冠。
从知世上多皮相,聊与村童一例看。
荣瘁皆春梦,关山实壮游。
来时千嶂雪,归去五湖秋。
箧有诚悬笔,寒披晏子裘。
龙沙春雨细,催我上征车。
不觉星河远,偏惊岁月除。
生还万里客,胜读十年书。
威远城边出,苍茫烽火台。
鱼真挟浪起,人自御风来。
万里孤帆远,三山一夕开。
寥落江城暮,秋风处处同。
一官三峡外,数口万山中。
贫贱差时辈,飘零任转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