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偶从江海踏星楂,万里逢春正忆家。
唯有君恩深似雨,东风草色满天涯。
曾瞻日月御阶明,岂有风霜岭徼清。
只好南山对春雨,老农击壤颂升平。
四海车书已混同,万年历数帝王功。
山川草木知多少,总在风云雨露中。
隔水黄鹂时一鸣,近人蝴蝶亦多情。
孤城暮雨丝丝细,高阁春云片片轻。
杜甫自知诗作祟,陶潜深仗酒为名。
东风一夜泮冰澌,晓日移春上故枝。
朱户泥金题翠墨,玉盘纤手弄青丝。
老将岁月销衰鬓,闲与江山觅好诗。
泥牛击罢晓寒轻,春满黄堂碧玉觥。
衰齿已应怜饼餤,老怀犹自惜歌声。
彩鞭争道尘初动,画鹢浮江水暗生。
桃红酣雨更精神,久客俄惊节序新。
好是一年将尽夜,喜看万物又回春。
元正纪朔还逢甲,榖日祈丰复得辛。
曾随仙仗立仙班,误逐红尘落世间。
遥向孤城瞻凤阙,定须清梦绕龙颜。
乾坤劫运随云散,岭海春光带雨还。
轻着风吹柳,深将雨裛花。
诗筒春有草,砚滴海无涯。
历纪还元日,车书正一家。
栽得野松苍色多,隔墙菉竹亦猗猗。
焚香扫地自我是,投刺到门如客何。
亭上高登移晚岫,溪边徐步起新波。
霞坞光相炫,冰池冻半开。
影随瑶色起,香逐彩旗来。
萼绿花开未,春醪已满缸。
不须嗟往事,且复醉幽窗。
采笔云千朵,青霄鹤一双。
金鸭香犹吐,风帘影自飘。
轻冰生砚沼,馀雪缀寒条。
茅屋行堪赋,山云坐可招。
阊阖东风送旧符,氤氲佳气绕皇都。
金吾千仗如云拥,玉佩同声向晓趍。
春令已从今日布,物华应与去年殊。
昨夜春回楚水偏,垆峰袅袅自生烟。
万方冠带瞻虞日,九道江流纪禹年。
彩仗云霄贪想像,山城风雪何连绵。
腊残已掷旧,朝旭喜呈新。
自觉春归好,那惊岁去频。
条风宽酒力,软节畅花神。
我从休沐后,献岁已更三。
簪绂心偏远,斓斑态转憨。
导舆时藉草,绕膝或分柑。
苏轼牛僧孺,命皆磨蝎阨。
右军序兰亭,选楼轶其迹。
光阴过客过,我今年半百。
驰逐为家贫,阳生岁又新。
须眉半将白,天地一闲人。
梅萼香东阁,桐阴静北邻。
郡国祥云拂曙开,三千百战亦雄哉。
风尘正想飞霜剑,海国应怜献赋才。
长日莺花随彩笔,中天象纬落蓬莱。
白发形归梦,青灯照隔年。
远惟诸弟忆,贫幸老人怜。
四海孤飞鹤,东湖二顷田。
竹雪寒声泻,山禽好语来。
空余腊月酒,拟访石亭梅。
野水宜舟楫,春云费剪裁。
春到园林媚,云深引步迟。
柳娇莺细掷,花好蝶先知。
草软牛羊饱,枝危鹳鹤依。
箫鼓声中岁律新,负疴高卧草为茵。
床头稚子还扶我,屋角梅花似笑人。
少接亲朋疏礼貌,久淹尘土晦稽神。
烛影摇红拜圣君,两朝臣子受深恩。
眼看几百年前事,身过五十六回春。
门地雅看无改旧,桃符空换一番新。
时物随风转,和风拂面来。
蛰虫穿地拆,芽笋闯墙开。
梅笑寒塘角,鱼依浅水隈。
又从海国度王正,物态熙荣协气生。
隔岁梅花香笔格,先春小雨拂帘旌。
闭门索句无多事,把酒听莺第一声。
腊鼓声希唱竹枝,此乡风物费寻思。
翠分柏叶冬无改,白到梅花月未知。
爆竹声威惊竖子,桃符面目傲贫儿。
残腊痕留几点霜,披衣出户起彷徨。
破衫青暗春前草,短烛红消曙后芒。
身是裸虫雕刻苦,年如过客送迎忙。
一枕初回似转轮,梦中偷换廿番春。
衣冠聊凑新年景,笔砚犹堆隔岁尘。
百炼冰霜成铁汉,万家灯火奉书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