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黄家新堂逼春起,紫燕寻巢时自来。


久阴烟云眼底豁,乍晴河岳窗中开。


物情野色且幽寂,日光人意能徘徊。

炎天楼殿荫空扉,永昼云林孤鸟飞。


病起出门风色异,独来清坐老僧依。


扑帘花片疑红雪,解带藤萝映紫衣。

蝉声树色村村似,一坐君亭日每斜。


静里柴门惟燕雀,老来樽酒是桑麻。


年丰邻里家家麦,时至园林处处花。

偶忆孩童日,能禁老大悲。


向来门巷接,长是酒筵随。


礼乐儒门旧,风花世路疑。

二冢累累接,聊城复定安。


情哀宫独盛,世异柏同残。


久雨石门塌,新霜帷殿寒。

寂寞何王殿,遗坟此径孤。


玉阶番雪草,野日自金铺。


庑暝牛羊聚,林风鸟雀呼。

一岁还随一岁来,立春人日竞相催。


细细谷风能破冻,熙熙习俗似登台。


初阳弄色明高柳,残雪留寒伴落梅。

去事驹过隙,此身江载萍。


赤墀容再谒,清涕忽双零。


海鸟眩韶舞,天潢愁客星。

曾侍天王玉几傍,卷帘袍色殿中央。


重霄未彻宫县乐,上宰初持万寿觞。


晓日半临幡影转,春风遍送佩声长。

逝者东流水,情知无却回。
迟留曾到处,嗟古不同来。


谁道新年好风物,忍将泪眼向春开。

六桥桃柳近清明,狐首荒丘谩怆情。


南越一家无异土,西湖两地却同名。


神随云雨皆如梦,悟入莲花岂有生。

居庸春色限燕台,山杏凝寒花未开。


驿马萧萧云日晚,一川风雨过怀来。

谅为烈士古如今,立柱微偿裹革心。


石势遥分茅岭断,波声长带武陵深。


每思东汉飘馀爽,应令南夷变好音。

香郁林泉翠欲华,遥随秋意入山家。


松深寺隐钟声杳,岭曲峰多径路赊。


古佛台中云气绕,山僧榻下日光斜。

岧峣相对俯清洼,鹄举鸿冥天路遐。


但使闻声能起舞,何须斗檄每交加。


晨昏几带金乌色,晦朔犹留玉兔华。

已别还疑聚,惊时各意疏。


邗江杯酒夜,秋色月桥初。


诸怀同拨置,归意静相摅。

同异苔岑又十年,久拚世法与周旋。


人间独傲俱馀子,海内相知只数贤。


晨夕何甘心外迹,古今谁是踵如肩。

触热相烦度午烟,同人不速乃翩翩。


微勤问业归文酒,即事求心寄石泉。


美酝三升方计日,冰壶一片已千年。

客行卅里滩,款款闻绵蛮。


声嫩语犹涩,翅新飞且还。


感我故园念,春来人未旋。

腊去梅已稀,阳浮柳初弄。


北斗新转梢,东风渐消冻。


为人节固佳,顾我身无用。

不见平江十七秋,春风秋月梦何悠。


病中忽见东床面,却忆淮南是旧游。

野渡无人尽日闲,茅亭斜插乱云间。


不知檐外秋多少,一片关仝画里山。

众木凋零后,群芳烂漫时。


移从新上苑,采忆旧东篱。


玉琫交璀璨,金钿斗陆离。

九日移庭砌,三秋列苑墙。


吴绡纷浥露,蜀锦碎匀霜。


幄借青绫被,簪宜白苎裳。

短褐翩翩向暮过,居然名胜对藤萝。


燕京旧识悬壶技,易水重闻击筑歌。


杏苑春光频烂漫,橘林秋事近如何。

径袅松萝半榻悬,图书四壁倍萧然。


挥毫是处惭先达,伏枥能无笑暮年。


旅兴苍茫斜日底,雄心寥廓断虹前。

交游七子气凌云,出入三朝帝眷勤。


文武并传周吉甫,诗书长诵郤中军。


风高秦望双旌入,潮落钱塘万弩闻。

熊车遥度越王台,骏骨仍惭汉殿回。


廿载登龙频入梦,当时题凤亦怜才。


三峨云气飘萝薜,五岳风期动草莱。

逍遥孤客邸,邂逅二豪吟。


面貌夸联璧,风期得断金。


琴书云阁迥,杖屦雪房深。

秋光拍塞小村墟,高下人家意自如。


屋底四蚕抽蛹细,墙头三桂着花疏。


握儿早秫酒无限,杓子晚菘齑有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