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风柳惊霜日夜飘,客程中夜马萧萧。


据鞍仿佛如残梦,晓月一钩犹未消。

水国宜秋晚,羁愁感岁华。


清霜醉枫叶,淡月隐芦花。


涨落高低路,川平远近沙。

山腰宿雾远模糊,水面柔云近有无。
青女妆成连夜粉,鲛人啼尽一川珠。
阳光稍稍褰层箔,春色徐徐展画图。
春烟漠漠雨霏霏,山崦人家未启扉。
刚把平生青箬笠,江南道上著征衣。
误听野鸡鸣,扬鞭趋驿程。
平明见茅屋,方觉冒霜行。
姚马真人杰,英标贯伏犀。
修途随上下,软语杂高低。
扈跸俱多士,扬鞭过万蹄。
有美风骚将,词锋利更犀。
胸吞云梦小,气压斗牛低。
鸷鸟常舒翼,名驹岂凿蹄。
圣主披英俊,公才是擢犀。
班扬俱气慑,屈宋亦眉低。
健鹘摩天翼,真媒历块蹄。
大驾遐方国,熊罴间象犀。
风严知令正,云重觉天低。
夹道瞻芝表,中原逐兽蹄。
蔌蔌长空雪,霏霏似粉犀。
色同无路险,野阔见山低。
玉葆随鸾仗,银杯逐马蹄。
马入寒林惊宿鸦,羸僮呵手怯霜华。
已经残月路数里,知过安眠人几家。
呖呖晓乌天外唱,疏疏烟树岭头斜。
鼓钲攒点担先行,未报平安睡已惊。
灯火避明天弄晓,鸟乌无乐雨悭晴。
唤来野渡水新涨,饱得晨炊烟自横。
出门挂襆被,客路寒溪早。
团团雾中日,淡月隐林梢。
村巷驱饥牛,枫林度飞鸟。
早行理归装,残灯耿曙光。
开门半山月,立马一庭霜。
钟响知云寺,波声认石梁。
凉风满棹贺湖边,越上诸山尽可怜。
远汉片云承落月,长林疋练曳轻烟。
窗间织女灯犹在,井畔啼乌客正眠。
行客起看仙掌月,落星斜照浊河泥。
故山远处高飞雁,去马鸣时先早鸡。
关柳不知谁氏种,岳碑犹见圣君题。
土灶灯残洗饭盂,旗车带月驾疲驴。
脚添重袜寒如铁,气拂疏髯冻结珠。
荒坞宿鸦喧雪树,平田饥鹊啄霜芜。
月光斜坠树凄迷,山路崎岖信马蹄。
扑面霜风行十里,村墟渐近始闻鸡。
子规啼彻曙光分,岳庙钟声隔坞闻。
白发愿随鸿庆主,云中一候武夷君。
白云千里上巑岏,石耳香炉雪未干。
身到昆丘群玉府,梦游天女散花坛。
闭关岂合长高卧,跨马偏宜半醉看。
夙驾星光动,徐行雾气迷。
塞鸿翻月去,胡马向风嘶。
柝静谯门晓,轮攲沙路低。
欲识混沌初,请君观晓山。
浩荡有而无,云烟往复还。
流水意更新,四顾复联攀。
草屦穿篱过,衣湿槿花露。
千里浙东人,今踏江南路。
晓程犹带夜,众星照高树。
山色青于染,林光绿渐稠。
鸟啼听不尽,差可惬行游。
野树笼朝旭,春山澹远烟。
车尘休自苦,爱此艳阳天。
结束登程恨未裁,出门周览尚徘徊。
披星马首钟前动,带月鸡声梦里催。
两地宾朋愁再别,九天阊阖待重来。
伏尽已多日,炎氛却未清。
晓行听木叶,何树着秋声。
涧草仍生色,山花不辨名。
万动皆休迹,五更独鸣鞭。
星霜结凄色,风霰过长川。
草暖犬犹睡,河冰马不前。
只爱湖光似镜平,那知汹涌作潮鸣。
直疑身在江船上,夜半更闻风雨声。
谩来水上结危亭,更凭栏干听水声。
洗得肺肝清似水,莫言亭下水无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