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大智应持世,明珠合走盘。


古棠春气密,厚泽邑人欢。


笔墨南宫壮,云霞北斗寒。

兰堂来上客,琼海意中人。


觅我琴留舫,看君气似春。


风尘消宦兴,诗酒固天真。

仙郎异绩成,清操彻玉京。


犊留淮土重,凫坐邺侯轻。


人爵青云蔚,天姿白雪明。

红药何年有,繁花扫地无。


风光分谢砌,根拨记江都。


两两丹山凤,炎炎赤水珠。

疾风吹尘暗河县,去马来牛不复辨。


黄昏始扣主人门,置酒张灯促华馔。


夜如何其初促膝,人生会合难再得。

万室边江次,孤城对海安。


朝霞晴作雨,湿气晚生寒。


苔色侵衣桁,潮痕上井栏。

君为万里宰,恩及五湖人。


未满先求退,归闲不厌贫。


远峰晴更近,残柳雨还新。

茅檐闲寂寂,无事觉人和。


井近时浇圃,城低下见河。


兴缘芳草积,情向远峰多。

闲阁雨吹尘,陶家揖上宾。


湖山万叠翠,门树一行春。


景遍归檐燕,歌喧已醉身。

九日淮南系客舟,无边云雾蔽沧洲。


万方多难孤尊对,千里辞家一剑留。


木叶漫惊公子思,菊花聊慰旅人愁。

长安木叶下,匹马问何之。


去逐南鸿迅,行将北燕随。


风沙从弋缴,岁月任轩楣。

君亦逢难我亦难,十年天遣两相看。


折腰事在仓皇际,歌凤人过顷刻间。


元雾有情埋色豹,白云无计别青山。

碑残寺古不知年,懒向山僧话夙缘。


杯酒未忘心里景,春风来放画中船。


神龙巧送深更雨,天籁如闻绝壑泉。

杯酒殷勤话两投,斯文何负眼中秋。


甘霖净洗吴门暑,活水初停越客舟。


霄汉会看孤鹗起,竹枝闲听万人讴。

百物穷途致匪轻,文房两宝拜兼并。


元云洒处香风远,素楮摊来雪色明。


虎豹纵横驱笔阵,蛟龙飞舞逐心兵。

渔樵亦爱三江老,欲制荷衣苦未成。


一笑横琴来粤海,几回飞梦绕金精。


云归谷口真成懒,月到潭心本自明。

东田田上结茅茨,插柳牵萝护短篱。


粳稻熟来馀岁计,水云深处落吾伊。


牛刀出试调元手,莎径翻思曝背时。

笋舆潇洒漳南路,却爱君侯样制工。


款段惯曾驮李贺,蒲轮今益愧申公。


行边风日轩窗小,醉里云山兴味浓。

东山追饯谢诸公,海色山光兴味同。


晚霁岂须愁急雨,更移烟艇逐溪风。

行止还将问舵公,物情宜异定宜同。


陶陶小醉东山酒,且看渔舟荡晚风。

阴晴何敢测天公,野寺深杯一笑同。


小雨可能消伏暑,竹林留纳水边风。

红烛青樽不作疑,相逢相别更相期。


专城小试栽花手,曾咏江门一老诗。

四州萍聚一严州,红烛烧残话转投。


寒漏未须催夜永,禁门刚好为诗留。


庸言了司皆甘旨,元酒温存胜敝裘。

烂熳当湖送酒频,移船刚占一秋新。


主宾倾倒夜初半,天水交辉月两轮。


煮茗临荷收玉露,买鲜举网见渔人。

弄影浮沉过几年,障魔应未了尘缘。


空留乍浦看山眼,误却当湖载酒船。


平地风波翻越海,通宵牛斗照龙泉。

浪说陈山已九年,陈山何事久无缘。


莺花未远清明节,云水谁撑乍浦船。


越海且留双眼孔,龙湫欲试一名泉。

御河行尽一千里,望入青齐树际天。


野水飞鸥鱼舍外,关山归雁客帆前。


日明野气浮层浪,风动川光漾细烟。

能诗能画唐明府,置子清泉白石间。


秋色半林黄叶老,野心一片白云闲。


王维自爱欹湖道,李渤元居少室山。

双旌迢递出三巴,驿路寒梅千树花。


怅别那堪标物序,宠行犹喜借年华。


江南有信探应早,水部多才价欲夸。

似将金甲寄春农,阡陌军容细柳同。


如此四郊歌渡虎,肯令三辅有飞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