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意思虽幽冷,晴光到即知。


前林申后约,明岁卜先期。


冻蕊香弥远,晚芳褪自迟。

颇似关情事,春光恨未奢。


宜留霜后菊,虚想雨前茶。


伴竹依新月,妆林倩晚霞。

不是闻莺啭,那知入晚春。


时因耽月闰,花作待年身。


扫雪云流树,踏青草作茵。

神欲取其清,韵格欲取峭。


譬如品美人,倾国不关貌。


竞艳抹浓脂,何似天然妙。

花事原宜早,妒人奈薄寒。


似忘三月信,急望一枝看。


日下闲分种,风前巧护栏。

悄无人、杏花院宇,终朝冷清清地。
春阴只在重帘外,春意不知何处。
门也闭。

寒禁蕨芽拳尚小,雨缄茶觜舌无香。


山翁不信春光老,只道侬家未种秧。

冰槎海上若为情,使我今宵涕泪横。


知有鬼神瞰幽独,故于文字见精诚。


遗书已烬犹悬禁,剩句相传有窜更。

霜浓烟瓦寒鸦语。
惹炉烟频炷。
酒香易水爱燕山,红滴槽床雨。

重炉香烬漏迢迢。
不似春宵。
还似春宵。

一年春信到人间,卷地东风苦作寒。


燕子不来帘半卷,满庭香雪杏花残。

一片阴云翳碧空,娇莺无语怯东风。


杏桃花近清明节,犹自缄春不放红。

浓云朝结暝,倏忽蔽层空。


点点廉纤雨,番番料峭风。


柳眉颦嫩绿,花脸黯轻红。

得非寒士态,春到怯逾增。


陋室风黏壁,虚窗雨罩灯。


娇莺寻不见,懒仆唤无应。

文王有遗操,朱弦韵青春。


无言独下拜,颀然见长人。


道丧向千载,诗书绝逼真。

吾宗有子明,粉泽乏外貌。


白衣罢秋赋,深林藏雾豹。


谈经亦微诙,乐实在名教。

赵公丈人行,佛隐踏朝靴。


风流汉北海,人物鲁东家。


同行得刘子,过门抵昏鸦。

渊明苦长饥,中年求一官。


归来莳松菊,颇觉生理难。


我恐须出仕,未出心已寒。

种梓期十年,萟兰盈九畹。


河清会有时,岁月坐成晚。


向来忝闻道,及此且求本。

幽窗锁云雾,无人谁与开。


燕燕尾涏涏,知寻帘户来。


春风到书律,溪藤照山煤。

寒雀随山影,哀鸿带边声。


花迟社酒薄,春工了无情。


东风好池馆,芳草语流莺。

春寒殊未休,春事不堪说。


阳谷溜微线,阴崖削精铁。


森然十八公,须髯满残雪。

深居足移气,熏炉坐晨兴。


春来独何觉,汤饼梦腾腾。


永怀山中人,遣花破寒冰。

空阶屐响添吴语。
水沉烟重炷。
邻家挝鼓逼残年,点点催花雨。

一帘香袅人无语。
拨微红闲炷。
燕山纵有好晴天,寒甚江南雨。

未及春来愁已及。
春到梅花,花朵还重袭。
饥雀啄抛红粒粒。

夜寒酒薄眠初觉。
一钩残月悬楼角。
小篆冷香筒。

云迷晓日山头闇,风落春梅水面香。
十里郊原皆有趣,一番歌吹从寻芳。
佳辰浩荡情怀惬,化国优游晷刻长。
春寒山色似昏烟,风度谯门昼漏传。
露柳软条金缀纽,雨苔圆点翠遗钿。
登楼引领情方远,行帐来诗墨尚鲜。
檐霜重如雪,池水冷于冰。
鸟舌生根涩,花心起怨憎。
旅人尤倍觉,年少尚难胜。